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莫把养生当成筐
“四物养生紫薯莲蓉月饼”“四物养生五仁蔓越月饼”“人参巧克力木糖醇养生月饼”……今年中秋节,主打养生牌的月饼引来不少关注。有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看到一款五谷杂粮养生月饼,向卖家询问时,卖家发来一张模糊的营养成分表,记者回复称看不出来什么,卖家说“我也不太懂”。
连卖家都不懂养生月饼的“营养成分”,可见所谓“养生”只是商家营销的噱头。更有商家偷换概念,鼓吹养生月饼具有保健效果。早在2015年,食药监总局就发布消费提醒称,保健月饼涉嫌虚假宣传,总局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且禁止在月饼中违法添加药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的物品。食品安全法也规定,普通食品不得宣传或暗示有治疗或预防疾病功能。虽然禁令年年发,但一些商家仍以炒概念为能事,养生月饼即是一例。
养生月饼真能养生?专家已给出“判词”:在食品中乱加药物不仅于健康无益,而且还会对身体有害??纱酉质捣蠢】矗卤拐嬗邢颜呗蛘?,有的甚至变成“网红月饼”,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赏月吃月饼本是一乐。但由于月饼高糖、高油、不易消化,对不少人来说,其食用功能在淡化,象征意味在升温。而养生月饼的出现,无疑瞄准了消费者的担忧。如能养生,多吃何妨?问题是,商家的“商机”却成了消费者的?;猿霾±?,谁来担责?只顾赚钱,却罔顾消费者健康,这样的商家于德有亏。
月饼市场须规范,监管利剑应挥向养生月饼。同时,也该关注近年来社会上泛起的养生乱象。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求健康、爱养生已成刚需。于是,做养生生意的商家火了,自封的“养生大师”多了,扛着养生旗号的保健机构泛滥了,与养生有关的书籍、节目井喷了。不少人抱着投机心态“消费”养生,把养生当成了敛财之道?!奥潭怪伟俨 薄吧阅圉僖嫖抟缓Α钡染酥廴萌艘陕?。有的“养生大师”鼓吹“顿顿吃鸡蛋,身体才康健”,有的则称“天天吃鸡蛋,早晚要完蛋”,观点打架,让人莫衷一是。
伪养生招摇于世,真养生必然遭殃?!耙辉晃奘乱缘惫螅辉缜抟缘备?,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东坡曾以《养生》为题谈养生之道。应该看到,养生是一门学问,关于养生,古人多有论断,比如“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致虚极,守静笃”。但当前,养生却成了筐,啥都往里装。无论是白酒还是食品,只要与养生扯上边,便仿佛自带光环,应者云集。这显然走入了误区,也是对真养生的污名化。
消除养生乱象,需要多管齐下,比如依法处理炮制伪养生的个人和机构,对养生机构设置准入门槛,要求从事养生保健业的人员具有一定资质等。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去年年底,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尽管较此前几年呈稳步上升态势,但仍无法让人乐观。树立科学养生观,除了社会倡导,个体自身也不妨主动掌握一些养生常识。比如,有专家就表示,甄别养生谣言有一条“黄金法则”:凡是没有使用条件、不考虑个体差异、没有限量和使用范围的养生“妙方”,都要打个问号。
“养生月饼可养生”的论调,终会破产。但是,倒了“养生”月饼,新的“养生”食品还会出现。在养生问题上,当监管不存盲区、科普不留盲点、人们不再盲信,花样再翻新的“养生”也会没有市场。
编辑:赵彦
关键词:养生 养生月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