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香港税改: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香港税改: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本报记者 陈 然
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访问英国期间出席题为“迈向亚洲、首选香港”的推广论坛,向有意进军亚洲的英国公司展示香港在商贸及服务等领域的独特优势。
她在致辞时特别强调,由于具备法治完善、资本自由、税制简单等条件,香港向来是全球公认最具竞争力及自由度的经济体之一,而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则是政府即将推出的“两级制利得税”,这一改革可减轻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税务负担,亦会为投资研发的公司减免税务,鼓励投资。
新一届特区政府“组班”3月有余,“税制改革”正频频成为各类研讨会及论坛中的热词。在香港经济增长放缓、瓶颈凸显的大背景下,通过寻求税制改革,再造经济活力,无疑已成为一个必然且有效的选择。
于是,在林郑月娥的施政理念中,“税务新方向”应运而生。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近日向媒体介绍说,体现这一新方向的两级制税制改革初具方案,政府已设立专责小组研究推行相关政策,预计2018年下半年提交立法会审议。
据悉,此项税制改革可惠及全港数十万中小企业,如何设计和实施令人充满期待。
税制改革增活力
长久以来,香港一向奉行简单低税制,按地域来源征税,并以直接税为主。特区政府对所有企业征收利得税的税率划一为16.5%,但也时常推出税务宽减措施,?;浩笠蹈旱?。以2017/2018年财政预算案为例,全港企业可获得75%利得税减免,上限为2万元(港币,下同),预计政府收入减少19亿元。
而“两级制利得税”的概念,则是按照企业规模、利润、所属行业或性质等,分为两级征收税款。简单来说,就是让利润低于某个水平的企业享有较低税率,减轻其财政负担,进而为业界增添经济发展动力。
林郑月娥在政纲中提出,将企业首200万元应评税利润(指在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纯利)的利得税率降至10%,对于其后的利润,税率则维持不变,预计可为数以万计的企业减少近四成的利得税负担。
记者咨询相关税务专家后发现,“分层征收利得税”这一改革方向,已在坊间赢得不少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提出,年度营业额少于1000万元的企业,可将其首50万元应评税利润或以下的利得税率减至10%;连续三年符合宽减资格的初创企业,可将其利得税率减至8.25%;其余维持16.5%。香港税务学会建议,年度营业额少于2000万元及净应评税利润少于2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可以10%的利率缴纳利得税?;峒剖κ挛袼虑谝脖硎?,可将企业首200万元应评税利润按12%利得税率计算,整体利得税税率则调低至16%。
综合各方提出的建议,不难看出其结论基本大同小异,旨在协助营业额或利润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减轻税务负担。除两级税制之外,林郑月娥还建议研究提供科研税务减免,以实际政策鼓励本港创科发展。
香港税务学会理事王锐强向记者表示,税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越快推出、便越快收到好效果”,但他同时提醒政府需警惕大企业将公司分拆避税。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经济硕士课程导师黄元山则笑称自己略为“保守”,他认为政府可考虑“前减后加”的做法,在把企业首200万元应评税利润的利得税率降至10%的同时,将整体利得税率微微提升至17%,做到“税收中立”,抵消对中小企业的大幅减税,同时平衡香港社会民生的发展需要。
减税减压惠民生
在黄元山看来,香港作为一个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其经济表现容易受到环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种种因素致使大企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却日益减少。“问题是香港差不多有一半的劳动人口都是受聘于这些中小企业”,他坦言,目前政府的当务之急便是辅助中小企业提高生产力,进而提升劳动人口竞争力,做到真正“惠民生”,为经济带来正面影响。
那么,税制改革在实际操作层面可为多少中小企业带来实际得益呢?
记者翻查2017/2018年财政预算案补编图表,以2016/2017年的数据为例,香港共有122万间注册公司,其中近九成无须缴付利得税。在须纳税的13.2万间公司及非法团业务中,应评税利润高于90万元的企业为3.7万间,占比约28%。
换言之,若以200万元应评税利润为界限设立两级制利得税,几乎所有的香港企业都无须按较高税阶(即16.5%)缴税。即使这一改革举措经商议后将标准收紧至以90万元应评税利润分界,香港也有9.5万间企业可只按较低税阶(即10%)缴税,占同期须纳税公司总数的七成以上。
从数字上来看,这一减税安排若付诸实施,势必成为本地商界的一支“强心针”。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郭振华直言两级制利得税是“好消息、德政”,相信在新税制下,政府能鼓励香港市民自主创业并吸引外来投资。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也表示,减税安排将为中小企业带来直接帮助,“他们利润不多,减免税项后可把资金投放在扩充、投资及科研等方面”,必要时还能留出更多资金周转营运。
现年37岁的欧启文在观塘区拥有一间工程设计及水电维修公司,自主创业10余年的他将公司视为全部心血,目前规模虽不算大,但营运状况良好,每年可获纯利约160万元。按照现行的税制安排,他每年须缴付利得税26万余元,若政府落实两级制利得税,他的公司每年最多可节省10万元税款。
当记者问起欧启文对于税制改革的看法时,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做生意的都懂,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可就难保了?!彼蚣钦咛寡?,对于像他一样的小企业主来说,减税带来最直接的“实惠”就是增加储备资金,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扩宽税基免财赤
据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17/2018年财政预算案发布演说中所言,香港税基狭窄,政府收入来源集中。利得税、薪俸税、印花税、差饷(编者注:香港对房地产保有所征的税)和卖地收入,共占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政府总收入的75%,其中前4项为香港四大税收。
政府官方数据又显示,若施行两级制利得税,政府每年可能少收50亿元税款,约等于最近一个财政年度利得税税收总数的3.6%。
比例看似不高,却也可能在未来“杀特区政府一个措手不及”。黄元山向记者分析表示,为避免可能出现的结构性财政赤字,香港在税制改革上的变动不宜过大,否则可造成税收不稳。而解决方法之一,便是拓宽税基。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程腾欢谈及香港税基时表示,在香港四大税收中,差饷税基最为广阔。经过百余年的政策修订和增订,差饷的税基已不限于全港九新界的物业,还包括电梯、电缆、水渠、铁轨等等。
他举例说,现时差饷征收百分率为5%,自1999年4月以来维持不变,只稍微高于历史最低的4.5%;相较历史最高的18%,现时征收率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程腾欢直言,在该减的地方减,在该增的地方增,才是政府在施行税制改革时最应考虑的问题。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香港 企业 税制 经济 利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