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为中美人文交流增添青春色彩
新华社华盛顿9月28日电题:为中美人文交流增添青春色彩
新华社记者刘晨
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28日在华盛顿举行。作为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海湖庄园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本轮对话的成功举行为中美关系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也为推动两国关系稳步向前注入新动力。青年交流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为中美人文交流增添青春色彩。
4天两地,围绕对话展开的社会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涵盖文教、科技、创新等众多方面。中美青年在交流中培育友情与信任,释放激情与梦想。
在纽约,中美青年创客中心启动,年轻头脑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自此又多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中美中学生男篮友谊赛,以球会友,青春激扬,汗水与对抗下凝结的友谊分外深厚。在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中美青年对话锋芒四射,畅抒己见之后,双方各有所获;在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在交流中期待更多中美青年科技人才互学互鉴。
青年是两国的未来,更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锋力量?;毓斯?,中美青年交流正变得日益紧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赴美留学生从最初的52名发展到去年的17.5万人;如今,在美国的每3名留学生中就有1人来自中国。
作为此次对话的成果之一,中方将在未来4年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让美国的优秀年轻人有机会前往中国短期学习,看看他们的同龄人在想什么、干什么。
创新合作一直是中美人文交流中特别“有看头”的部分,也是此次对话的重要主题之一,而青年天然是创新主力。中美青年交流智慧,让思想的火花汇聚成创意的亮眼火焰,让创意孵化成果,必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的弄潮儿。
如今,“中美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已有14批共500多名美国青年科技人员来华,与中方科研团队开展联合研究。在中国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一项聆听宇宙诞生“初啼”的原初引力波计划已经启动。这项由中科院高能所牵头的中美合作计划,汇集两国顶尖大学的科技人才,共同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相互理解,共生共享。中美都是大国,中美合作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面向未来50年,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可以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也能更多惠及世界。
人文交流历来是两国共识最多的领域。过去7年里,中美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已然取得丰硕成果,增进相互理解,消除隔阂误解,拉近心灵距离,让中美关系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本轮对话发表《联合声明》,并将通过行动计划,落实130多项具体成果。
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应携手前行,让两国关系的“地基”更为深厚和牢靠,推动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两国青年手中。年轻人互学互鉴,相知相交,无疑将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美 交流 中美人文交流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