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为企业减负,既要“减税”更要“简政”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为企业减负,既要“减税”更要“简政”
新华社记者韩洁
营改增作为近年来我国实施的最大规模减税举措,实施5年多来已累计减轻企业税负1.7万亿元。这一改革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有力催生了经济新动能。
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都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负,有效改善供给端,释放更大活力。当前,着眼于更好给企业减负,增添经济新动能,既要给企业减税,更要让政府简政,使二者联动发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活力直接决定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能。企业负担轻才更有活力,但为企业减负,仅靠减税远远不够。目前,一些地方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地方政府依赖“税收返还”等变相减税措施来招商引资,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创新发展和地方营商环境优化的绊脚石,需要着力克服。今年以来,在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出现负增长背景下,很多自贸区使用外资金额仍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原因就在于自贸区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换来了营商环境改善的“加法”。这充分说明一个办事成本低、效率高、更便利,市场更公平透明的环境,不仅是吸引企业和投资的洼地,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地。
善政必简。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能偏离的主线,更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道。为实体经济降成本,要统筹运用减税降费、简政放权,打好组合拳。当前,尤其要在简政上多下功夫,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要坚决地放,扩大企业创新空间,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政贵有恒。政策稳则预期稳,预期稳则市场稳。当前,当务之急既要将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兑现好全年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承诺,针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继续完善营改增改革;更要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防止“瘦身”的事项反弹,让企业活力充分释放,让生产力得到更大地解放。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为企业减负 营改增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