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筑牢中美关系的“地基”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题:筑牢中美关系的“地基”
新华社记者柳丝
中美首轮社会和人文对话将于27日至29日在美国举行。这是继双方举行首轮外交安全对话和全面经济对话后,中美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启动的第三个,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也在积极筹备之中。两国元首海湖庄园会晤成果正稳步推进,中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这将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年内访华,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多积极进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中美关系中,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地基”,对促进两国人民相识相知,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回望中美交往史,两国社会层面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扮演着中美关系开拓者、推动者的角色。
1971年“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用体育运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柔性对话,打破了两国相互隔绝的坚冰,拉开了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序幕。第二年,美国尼克松总统成功访华后,一对友好亲善的中国大熊猫,先于中国的外交官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特殊使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中美虽然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但数十年来,中美关系经历风雨,人员往来、社会交往从未停止。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强大基础。
中美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如今,中美有47对友好省州和215对友好城市;中美之间每天平均1.4万人往来,每17分钟起降一个航班;双方已简化签证政策,民间往来更加快速便利;“汉语桥”“十万强”“感知中国”“青年创客大赛”等等,中美间的人文交流不只是文化艺术,还有教育和高科技创新,让双方尤其是青年一代既能了解中美的昨天,也能认识中美的今天和未来。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弊粤焦缀:盎嵛钜岳矗忻浪骄傩辛硕嗦指鞑慵抖曰?,中美关系又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对话,让双方感知你我、读懂彼此,有助于增信释疑。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前两大经济体,双方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早已从民间提升到各领域、各层级,深入社会各个角落。这样的交往与合作,为中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为中美友好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望。
期待双方携手把中美关系的大厦一层一层建设好,使之更牢、更高。(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筑牢 中美关系的“地基”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