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服务转型让老人享更多健康红利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这样描述一个正在“变老”的中国:高龄失能人群增长,生活质量下降;42%的老年人患两种以上疾病,85%的住院老年患者患3种以上疾?。患彝パ瞎δ苋趸?,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日前,由全国老年医院联盟、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流行病学学组、《健康报》社联合主办,辽宁省金秋医院承办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年会、第七届全国老年医院联盟大会暨2017金秋老年医学及健康养老服务产业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论坛期间,如何推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转型,进而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
医养联姻需加快推进
与会专家的共同看法是,要让医养实现深度融合,医疗机构必须主动俯下身子,让优质医疗资源成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强大后盾。
北京老年医院门诊部主任马正君说,该院利用“互联网+”建起医养结合远程医疗支持系统,向4家养老机构开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检查化验、药品代购等服务。目前,医院已开通远程会诊的在线科室有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并且能通过规范化巡诊查房、健康评估、远程指导等,全面管理养老机构老人的健康状况。
在我国,居家养老是最受偏爱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却不可避免地让老人面临空巢孤独、缺乏照料、看病难等问题。为此,范利提出“居家式机构养老”的新概念,即融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在提供大家庭式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提供机构式的医疗护理服务。这样的“健康小镇”“健康小区”将实行专业化的医疗护理分区,按功能分为失智康复区、失能慢病介护区、精神康复区、舒缓疗护区,实行分级护理。她强调,实现医养结合需要大量中长期照护的陪护团队,包括具备多学科医疗知识的照护师,具备医学知识、护士资质和技能的护理人员,以及能够提供生活照顾的护工,同时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提倡义工、志愿者助老服务。
辽宁省金秋医院院长暴继敏认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养结合开始成为社会资本进驻的热门领域。他介绍了这所省级老年病医院在医养结合领域探索出的4个样板:官办民营的养老服务中心,与外资合作兴建的老年康复中心,着眼于健康旅游的医养结合项目,地产企业打造的城市养老综合体。他提出,为了不让“以医带养”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话题,还应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解决医疗行业在技术入股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筑牢抵御慢病第一道防线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高于GDP,这些增长超过60%来自住院服务,慢病负担占比达70%,80%的国民把毕生储蓄在离世前的最后一年全部交给医院。世界银行预测,若现有服务提供模式不改革,203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将占GDP的9%以上。
与会专家的共识是,要推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转向以“保健康”为中心,就要让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横向和纵向联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使不同类别和层级的机构在健康管理、疾病防控、患者转诊等方面协调配合,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一体化服务。
范利认为,要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筑牢抵御慢病的第一道防线,不仅需要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口健康责任制,更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这就意味着要由三级医院联合区域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联体,并以医保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让医联体内医疗卫生机构拧成一股绳,从“治病挣钱”转向“防病省钱”。
范利指出,80%的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55%的高血压、40%的肿瘤疾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可以预防。基层医生应积极普及健康自我管理的全民意识,通过健康风险评估使居民尽早知晓自己是否为高风险人群,并建立互动式健康教育平台,让居民在线咨询健康问题,随时寻求答案。同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将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医疗服务项目与医保支付范围,鼓励百姓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设老年友善医院
我国1500多家三级医院中,设老年学科的不足150家;缺少基于综合评估的全人管理理念,诊治仍处于单病种单器官系统的亚专科模式,难以应对老年病多综合征交叉、多系统病共存特点;缺少针对衰弱老人的日常照护、功能康复、分层护理模式和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模式……范利细数了我国老年医学发展面临的痛点。
范利提出,我国老年医学理念要与时俱进,以维持躯体功能、维持心智健康、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尊严安宁离世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成医疗建立老年共病综合救治的新模式,对老年人进行身心并护的全人管理。未来医学发展目标应定位于通过更精准的预警、更有效的预防,降低发病率、推迟发病年龄,降低医疗综合成本,减少重症病人。她还建议,全面推广安宁疗护,建立舒缓疗护病房,让晚期恶性肿瘤及慢病终末期患者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一所老年友善医院该具备哪些标准?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峥提出4个维度:从医院文化来看,要把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作为医院愿景,反映出对老年人的尊重;从医院管理来看,要建立友善医院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从医院服务来看,要为老年患者提供综合功能评估、风险筛查和多学科团队诊疗,有连续的医疗服务和社区延伸服务;从医院环境来看,要优化医院整体环境,完善病房设施和标识系统,构建适合老年人的就医环境。而以“友善”贯穿于文化、管理、服务和环境的思路,已在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制定的老年友善医院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中得到充分体现。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服务转型 健康 老年 医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