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永葆本色的“红军工作队”——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争当“红军传人”纪事
新华社江西吉安9月17日电题:永葆本色的“红军工作队”——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争当“红军传人”纪事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黄海波、贾启龙
90年前,中国红军靠着坚毅的革命品格和火热的战斗激情,在井冈山这片红土地上,锤炼出了跨越时空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90年后,全军成立最早的“红军武装部”——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聚焦主业服务打仗、助力脱贫倾情为民,被群众誉为“永葆本色的‘红军工作队’”。
守住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2016年夏天,井冈山博物馆。一群来自黄浦江畔的青少年听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仍然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泪水涟涟。
此前,这些身穿红军服,气喘不止的孩子们,刚刚徒手攀行完“挑粮小道”。这些自小就在大城市生活的孩子,还并不完全理解当时有些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红军将领们,为何艰难地负重前行于这条崎岖泥泞的小道。
恰巧,讲解员正是当年与毛泽东并肩战斗的袁文才曾孙女袁婧燕。那天,身着戎装的民兵袁婧燕从家族史到中国共产党党史、解放军军史,一路娓娓道来,整整一下午,孩子们始终紧紧地围在这位革命后代的身边,倾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离馆前,孩子们留言:革命不易,珍惜当前!
袁婧燕仅是80余名“井冈民兵”宣传队的一员,如今她和姐妹们已成为井冈山百余个风景点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每年为数百万的游客宣传讴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就像当年红军那样把党的声音传遍“五百里井冈”,播撒到神州大地。
新的历史条件下,守住革命火种,方能赓续忠诚于党的红色血脉。为了把干部职工和编组的民兵培育成熟知井冈山斗争史、熟知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新时代红军精神的“播火者”,井冈山市人武部持续开展“烈士陵园铭宗旨”、“黄洋界上话使命”、“枫树坪下铸军魂”等主题教学活动,力求周记一个烈士名字及事迹、月诵一个红色故事、季读一本红色经典。如今,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干部职工和编组民兵人人能当红色导游、人人会讲革命故事、人人能唱红军歌谣。
自2008年就开演的大型实景剧《井冈山》,至今已循环演出2000余场,场场座无虚席。与其他剧场不同的是,600余名演艺人员大都是来自周边村镇的民兵,其前辈正是当年的红军和赤卫队员。每当夜幕降临,这些身着红军制服的民兵,风雨无阻地向着红色舞台聚集。
“民兵演员们除了冬天停演外,每晚都要放下家中活计来这里演出,就连外籍游客都会慕名来此观看演出?!本陨绞腥宋洳砍ち踝诔伤?。
近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注重红色资源的挖掘,先后协调落实2000余万元资金,对坝上村“八角门”毛泽东旧居、雕塑等各红色遗址和景点升级改造,协调军工企业引进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建设北斗智游星服务智能体系平台,实现井冈山红色故事、红色旧址、红色路线数字化、网络化,为红色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他们组织骨干对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史存在的疑点和空白进行了核实修正,不但还原了历史,也对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散步的不实言论进行了有力还击,让干部群众更坚定对党的信赖和拥戴。
聚焦主业,练就善战本领
新的历史条件下,职能在拓展,战场在延伸。井冈山市人武部围绕新的职能定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主业,在推动服务打仗能力中练就姓军为战的过硬本领。
一年夏天,因连降暴雨,拿山乡北岸村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百余户村民被埋。接到救援命令后,井冈山市人武部立即组成两个救援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营救。为了避免伤到被埋群众,官兵用手刨泥石,即使指甲盖掀掉,仍全然不顾。那晚,部领导打着手电筒始终冲在最前面。刚将6名被困小孩救出,房子就一下子轰然倒塌。
八面山救援、拿山救火、抗冰雪救灾、驰援300名被困缆车轿厢游客……近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先后完成应急任务20余起,安全转移群众1300多人次,完成的61次急难险重任务被写入《井冈山地方志》。
“这是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好队伍。一有急难险重任务,市委、市政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碧崞鹁陨矫癖狈侄樱形榧橇鹾楦锌蚍?。
大量征召高素质的优质兵员,是强国兴军的基础工程。为鼓励优秀青年献身国防事业,井冈山市人武部分别建立了应届高中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数据库,并协调地方出台大学生士兵优先安置政策措施,激励井冈山籍高学历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同时,投资建立征兵信息化体检站,实现了征兵体检信息网上“一键查询”,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并明确了8条廉洁征兵规定,强化了刚性约束。
为搭建士兵创业平台,他们协调地方出台相关规定,对服役期间表现突出、立功受奖的退役士兵,优先推荐参加事业单位应聘,优先推荐参选村“两委”委员,优先介绍到林业、城管、景区保安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退役士兵,在落实创业场地、实行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复转军人成为创业致富、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连续56年57次无责任退兵,先后4次被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井冈山市人武部打造了征兵工作的“井冈品牌”。
勇于攻坚克难,矢志姓军为战,是井冈山市人武部的优良传统。针对信息化战争对民兵通信保障的新要求,井冈山市人武部不等不靠,攻克难题12项,成功研究出民兵通信分队对抗电子干扰的10种战法,有效提升民兵通信实战保障能力,被原总参谋部评为“民兵通信样板连”。
为了快速高效遂行应战应急任务,井冈山市人武部结合身处山区、林区和景区特点,先后成立了40余支民兵应急分队和治安分队,并按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配齐装备器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快速动员训练和演练,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用兵实践中锻炼提高民兵队伍的综合战斗力。
一次,原南京军区组织大型跨区演习,向井冈山市人武部临时下达保障任务。短短半天时间,人武部就调集10余支应急民兵保障分队,完成了通途开辟和后勤补给任务,受到了上级机关的高度赞誉。
助力脱贫,倾情为民爱民
受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井冈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这里曾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和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5年5月,井冈山市委安排53岁的人武部职工曾润洲担任坳里乡寨下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名即将退休的职工,既没有年轻人的年龄优势,也没有项目和资金支持,扶贫难度可想而知,此行注定是一次难啃的“硬骨头”。
“作为新时期的‘红军传人’,我们绝不能忘记习主席‘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政治嘱托?!蔽巳美舷缇】焱哑吨赂?,曾润洲依托人武部多方协调为村里建起了光伏产业基地,仅此一项,每年可为100户贫困户新增股权分红30万元,持续20年,确保了寨下村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一座宽10米、长60米的军民同心桥,村里的小孩再也不用在汛期坐着铲车过河了……
如今,支援老区建设,反哺老区人民,已成为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10余年来,他们始终带着民情日记、帮扶手册、挎包水壶、干粮袋“四件宝”,走村串户、嘘寒问暖,大力实施助学、扶贫、送医、绿化“四项工程”,实现帮扶一村,发展一村,帮扶一户,脱贫一户。
大亚湾村村民范志的孩子患上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巨额手术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人武部干部职工自发捐款5000多元,并协调治病资金3万余元,以红军传人的名义悄悄送到他的家中。
洪石村贫困户李亚春想致富没有启动资金,人武部支持他开发了50亩油桃果园,还拿出8000元购买了化肥、农药和喷药机,前年果树开始挂果,卖了近3万元。
帮扶30余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从军梦,为5个贫困村建立起主导产业,打通贫困村与周边乡镇连接通道……井冈山市人武部与驻地群众的心,始终像当年那样紧紧相连。
2016年12月28日,对大陇镇中村村村民朱开文而言,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他的家从3.5公里外的九华岭深山沟里迁到了中村村。住进由人武部出资援建的三层小洋楼,彻底告别了世代居住的低矮土坯房。为表达谢意,他在新房前贴上对联:住进大陇镇时刻不忘共产党,搬出九华岭感谢亲人解放军!
为了拔掉穷根子,2013年起,井冈山市人武部协调原南京军区经济发达地区的9个兄弟人武部所在地党委政府对口支援井冈山市9个贫困乡镇,先后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生态文明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医院学校改造升级等77个重点援建项目,投入资金9758万元,为井冈山脱贫注入了理念、资金、项目等支撑力量,开创了人武部扶贫帮困的新模式。
2017年初,井冈山市率全国之先脱贫摘帽。因帮扶脱贫成绩突出,井冈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井冈山人武部“特别贡献奖”。八一建军节,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职工再次来到烈士陵园,凝视着石碑上15744个烈士名字,告慰英灵:“前辈们,井冈山脱贫了,群众们过上了好日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
编辑:秦云
关键词:红军工作队 井冈山市人武部 红军传人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美前副总统赞许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
新一轮也门和谈就多项议题达成一致
老楼房装上新电梯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