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没有超出法治边界的言论自由
近日,香港多所大学校园内出现“港独”横幅和海报,激起各方声讨。在校内地学生自发集会,纷纷表示“拒绝被代表”,八大公立院校校长组成“大学校长会”,公开声明反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多次表态这不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是否尊重“一国两制”、爱护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保障自由权利的宪制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香港《基本法》开宗明义就亮出了这条基本原则。从本质上说,“港独”就是彻头彻尾的违法之举,一些人标榜“言论自由”,上蹿下跳为“港独”鼓与呼,根本不是观点争鸣、学术探讨,而是分裂国家、践踏法治。这样恶劣的行为不会因为发生在校园就有了“挡箭牌”,更不会因为盖上“言论自由”这块遮羞布,就有了一丝一毫的正当性。
任何自由都有底线,从来就没有超越法治边界的自由。现在,在某些人眼中,“言论自由”貌似成了网络游戏中的“大招”“神器”,只要一祭出,就可为所欲为、所向无敌。这样的想法不是法盲无知,就是揣着明白耍无赖“碰瓷”。法治是自由的底线,尤其是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法治的边界更不容逾越。即便在那些以自由著称的西方国家,这一点也是毫无争议的铁律。比如在德国宣扬纳粹,会面临刑事调查,一经定罪可被??罨蜃罡呒嘟?年;在美国鼓吹分裂联邦的言论,会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刑,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在法治框架内行使权利,是对自由的最大保障,反之,以自由为名践踏法治,无法无天、恣意横行,所谓自由还何来安身之地。
“港独”入侵校园,并非偶然。这场闹剧,让我们看到了时下一些香港年轻人在家国关系上的集体认知偏差。造成这样的局面,教育缺失显然是一个重要方面。香港《东方日报》曾刊发评论感叹,“香港教育失败尤其是国民教育半途而废,是这些学生思维混乱、言行怪异的主要原因”。菁菁校园,三尺讲台,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是教年轻人自尊自爱、爱国爱家的地方。然而香港很多教育机构里,都有人在明里暗里反对国家教育进课本。在某些极端势力“去中国化”教育的渗透下,少数学生逐渐被蛊惑,思想被扭曲,以至于做出诸如在球场上辱骂国旗,在校园辱骂爱国学生,在街头破坏公共秩序等荒悖的举动??梢运担巯碌牡蔽裰笔且谙愀劾匆怀〗逃煊虻牟β曳凑?,将爱港与爱国向年轻一代讲清楚、讲明白,彻底根除“港独”滋生的土壤。
今日香港,已经不起再多的闹剧与折腾。遏制“港独”,关乎“一国两制”,关乎法治根基,关乎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站出来,对“港独”予以痛击。否则,正若不压邪,邪气就会忘乎所以,将好端端的紫?;ㄖ谴肽嗯⒅小?/p>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法治 香港 言论自由 自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