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直升机家族”是怎样“一飞冲天”的
新华社天津9月14日电题:中国“直升机家族”是怎样“一飞冲天”的
新华社记者邓中豪、呼涛
在第四届中国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国产直升机成为展会的主角。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初的“望尘莫及”到与世界强国“对等合作”,再到“走出国门”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中国正向直升机强国大步迈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陈元先介绍,1956年国家决定在哈尔滨开展直5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开启了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助理方永红介绍,建国初期,我国直升机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远远大于后来无人机研究起步时的差距。经过几十年发展,从最初的仿制到今日的自主创新,我国直升机行业大跨步迈进,在理论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已非常接近。
完整产业链撑起“直升机家族”
业内人士介绍,经过60多年发展,中国直升机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构建起谱系日趋完善的“直升机家族”。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直升机工业向世界水平迈进。陈元先说,近年来,直9、直8、直11不断创新发展,共同打造了中国直升机工业三大基础平台,走出了一条中国直升机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直9系列直升机批量出口国外;直8直升机创造了大型直升机9000米升限的世界纪录,填补了高原直升机的空白。
经过6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直升机工业构建了体系完备的研制、营销、服务、运营和维修保障等全产业链布局,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材料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满足适航要求并于国际接轨的民机产品研制和工程技术服务体系。直升机已形成了从1吨到13吨的产品谱系。目前,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凭借12大系列、50多个型号的直升机跻身全球直升机制造商前列。直8、直9、直10、直11以及直19等系列军用直升机,以及AC311、AC312、AC313、AC352等系列民用直升机广泛应用。
从当初对世界直升机强国的“望尘莫及”,到如今我国直升机厂商已可与世界先进厂商“对等合作”,是历史性的跨越。据介绍,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过程中,中国航空工业部门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将“对等”探索实现突破。中俄双方在技术要求、技术规范等技术条款上达成共识,明确了对双方具体分工和项目的执行路线图。此前,中国直升机厂商还与全球直升机“巨头”——空客直升机联合研制中型多用途直升机AC352,并在去年12月20日成功实现首飞。
“底气”全赖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中国直升机工业更有“底气”。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表示,中国军用直升机技术发展迅速,“军民融合”推进了军民用直升机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直升机行业正迈向更高的台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支持。
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杰表示,我国应正视中国航空工业整体起步晚于世界航空强国的事实和差距,直升机产业要以全球视野,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如今,中国直升机厂商正积极走出国门。吕杰表示,中国航空工业将支持帮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有需求的国家构建本国的制造和运营体系,还将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展开整机与系统部件的合作。(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 直升机家族


河北省港口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吞吐量
欧盟重申不会与英国重新谈判“脱欧”协议
俄罗斯圣诞气氛浓郁 莫斯科街头充满节日气氛
美前副总统赞许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
新一轮也门和谈就多项议题达成一致
老楼房装上新电梯
松花江上采冰忙
2018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群像实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