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种在庄稼里的“白日梦”
张焕财是个农民,但他经常梦到自己弄丢了摄像机。
许多次,梦中的镜头看起来特别美。一旦张焕财想抓拍到这些画面,就会发现怎么也找不见摄像机了。身旁的恶人偷偷把机器顺走了,自己粗心大意把机器弄丢了,就算好不容易拍下了画面,片子也总是花的。
张焕财发疯似的找啊找,终于吓醒,才发现不过是噩梦一场??伤环绦氯チ恕A璩?点多,他和妻子就要起床洗漱,穿过一条路灯稀疏的狭长胡同,走进自家在西安城南某农贸市场的劳保用品铺。铺子藏在市场的西南角,顾客要在呛人的花椒味中摸索半天才能找到。食堂采购员早晨来买菜时,习惯顺手在铺子里买些手套。
无论是在铺子里还是梦中,摄像机都是张焕财最要紧的东西。这个至今在老家还有4亩地的农民,已经用家用摄像机拍了12年的纪录片,镜头里出现的大多是和他一样的农民。
张焕财走到哪里都手不离摄像机。从春夏秋冬的农村风光,到邻里之间的随意攀谈,他把什么东西都往摄像机镜头里装,还包括一次作废的村委会选举。最近一次剪好的纪录片,是关于西安曾经的西万路“人市”(即劳务市场——记者注)。那部片子,他拍了整整6年。
“他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表现的能力。有时,他能直接把镜头转向身边的村民,肩并肩地进行拍摄,就像林子中的一棵树在看另一棵树?!倍懒⒓吐计髡呶馕墓馄兰邸?/p>
上世纪末,张焕财就在“人市”找工作,对农民工的谋生不易深有体会。他看到躺在街边睡觉的民工被闲人翻遍了口袋,其他人敢怒不敢言,却调侃眼前的一幕说“像是医生在给人做手术”?;箍醇汲?人的小面包车被包工头硬塞了19个人,民工踮着脚尖,把身子拧成了麻花形状。
可是最后,张焕财把那部纪录片取名“西万公司”,因为那里的民工向往“铁饭碗”,“这代表了一辈农民工心里潜在的愿望,那个深深埋在进城农民心中的美好的梦?!?/p>
这个梦也扎在张焕财心里。他希望拍出个“轰动世界”的片子,不再打工,安逸地生活。2005年夏天,他第一次花3000多元买了个掌中宝摄像机。为了拍到黄灿灿的麦子,张焕财刚从数码商店学会开关机和拉伸镜头,就一头扎进了秦岭。
由于不懂摄影技巧,拍出的15分钟短片晃得厉害。数码商店的人好奇,这样的片子为什么还要刻成光盘,张焕财的回答是“想得奖”。谁知道人家直接说起了风凉话:“你要是能得奖,拉登早就抓住了?!?/p>
可直到现在,张焕财依然激情不减当年。为了方便照顾生意,他一般把来访者约在铺子里。顾客在挑选雨鞋时,就会奇怪地发现一个土里土气的男人坐在板凳上,大谈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和什么是好的空镜头。
张焕财选择拍摄农民,是因为参与了中国民政部和欧盟驻华代表团联合发起的名为“村民影像计划”的培训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报名者只需证明自己是农民,写明为什么希望加入即可。洋洋洒洒写下自己庞大的拍摄计划后,张焕财入选了。
3天速成学习后,张焕财知道了拍摄距离不能小于1米、摄像机顶住身体可以稳定画质等基本常识,“原来以前自己都是瞎拍。”
之后的纪录片中,张焕财呈现的镜头让城里人大吃一惊。
他曾把镜头拉近,用整个画面呈现厚厚的双手和一穗穗的麦子,试图表现农民劳动的艰辛,他也曾记录下农村的美好?!拔也皇前牙涂喑宓?,是用现实的美美化它,就像浓雾一样,让外人看起来,农村的生活也不苦?!?/p>
在他的记录片里,有一位农民从远处走来,肩上的玉米压着身子逐渐向一侧倾斜,好像他要用上整个身体才能承载住这份沉重?;褂欣狭娇谧咴谇懊?,老太太随手摘下一朵野花,回头问张焕财:“你知道这个花的名字吗?”
在张焕财看来,村民影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与知识分子拍的、有距离感的片子不同,村民影像不是用标准尺子量出来的,它们更像田野中生长的庄稼和蔬菜,而摄像机就是村民手中的农具。
在《我的村子2006》结尾处,张焕财甚至剪辑出12分钟的长镜头。一片漆黑之中,妻子埋怨张焕财拍片子不赚钱,她固执地重复“跳出这门”“朝北走”,然后“就解脱了”。这段场景被许多业内人士称赞为“充满诗意”。
但拍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麻烦。拍《西万公司》的时候,在“人市”端着家用摄像机过于招摇,张焕财只好花300元买了个手机尺寸的小摄像机,觅活和休息的时候,就把它顶在胸前拍摄。由于大部分情况都是凭感觉行事,最后拍出的镜头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只有声音不见嘴。
“人市”拍摄的另一个困难是,民工们很少说话,他们把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为了拍到民工间的对话,张焕财甚至在“人市”旁开了间饭馆,将打开的摄像机放置在角落里。但他做的面,只有想吃饱不管味道的人才能下咽。结果赔了一大笔钱,还是没得到理想的素材。
几番尝试下来,张焕财的梦想变成了妻子口中的“白日梦”?!耙惶旌厶谀兀≌厶谝裁挥谐杉?。”张焕财也知道,农民种地叫正事儿,他把拍纪录片当正事儿,就把这两件事混淆了。
偏偏张焕财的梦还不只纪录片这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张焕财的写作热情高涨,最多的一年他大约投了80次稿,信封都是成摞地买。
为了搜集写作素材,张焕财去新疆摘过棉花,也曾在一天内把50多袋60斤重的沙袋从1楼背到4楼。因为在文章中真实记录了本村闹社火时的冲突,有人以挑拨村民关系为由,还匿名约他在村中心进行决斗。有评论者认为,正是这种以反映原汁原味生活为目标的写作风格,让人嗅到了一种源于现实生活的“真气”。
相继发表多篇文章后,张焕财发现自己“心中烧得坐不住”了。他拿着稿件去电视台、报社应聘过,也在西安小寨的人才市场交过50元存档费,“写清楚想当个文化人”,但每次都失望而归。跨过35周岁的“招人门槛”,他做文化人的梦想才终于死掉。
即便丢掉了写作梦,张焕财依旧喜欢买书。有时妻子让他去进货,他却转到了旧书摊,最后空着口袋抱着一摞书回来。他家乡的房子里,如今依然塞满了三大柜书刊。
女儿张琪对于父亲写作和拍纪录片的爱好,表示并不感兴趣。虽然书柜里一摞摞的旧书,让她小时候看了不少世界名著,初中时还得过全国作文三等奖。但高考之后,张琪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兼职促销上,性格外向的她更愿意和别人交流??銮?,“我觉得他在这些地方并没有什么成就,感觉这条道路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p>
听到这番话,张焕财感觉遗憾不已:“我女儿现在走向平庸了,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备嗟氖奔淅铮故前丫Ψ旁诹俗约旱男旅蜗肷稀蛟於酪晃薅拇迕裼跋?。
村民影像让他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因为参加交流和放映,张焕财在深圳与大学生谈论过拍摄心得,也和瑞士导游一起吐槽过当地的高生活成本。在举行“村民影像计划”培训的北京草场地村,村民作者可以和艺术家在一起彻夜聊天。即便东方鱼肚发白,也有人能通过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让大家睡意全无。
但最近张焕财越来越感觉到,以往的兴奋更像是电光火石,深深的失败感已经把那些荣誉抵消了。“现在我回家就有自卑感。村子里像我儿子这么大的,没有媳妇的是少数。我的房子上世纪90年代还可以,现在就破了?!彼?。
这个曾经扛着铁棍满村追混混的汉子,可能真的老了。几年前,张焕财还能像小伙子一样扛着石膏板爬楼梯,可他现在已经很少干重体力活了。不断攀升的岁数搞差了他的听力,还为他镶上了半口假牙。
今年4月,张焕财又跟妻子请了20天的假,想要去剪片子。妻子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辞去在超市的工作,替他照看起劳保店的生意,“5个月总共少赚1万元”。
以往张焕财的纪录片总是精益求精,光拍摄的素材就有100多个小时,然后再剪辑上1个月。但这次仅仅在20天内,张焕财就粗剪了3部片子,题材也从乡村的四季变迁换成追求冲突的焦点事件。“他似乎更加急不可耐,自己的风格可能就此丧失掉了?!蔽馕墓馑?。
“因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下一次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去剪片子了?!闭呕啦扑担拔馕墓饫鲜ψ苁潜;の颐牵滴颐堑暮没啊5俏乙膊骋?,我的片子到底有没有价值?”
从写作到摄影,张焕财持续做了近30年梦。如今他不得不承认,“文化是个没用的东西,它不能改变命运,只会把农民变成村里最落后的人?!闭呕啦贫倭艘幌?,继续说道:“但我始终认为农民有追求艺术梦想的权利,这应该是平等的,不是有些人可以决定的。”
12年前,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张焕财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张焕财记得,在草场地的最后一晚,他爬上了屋顶,用镜头慢慢扫过房子、铁轨与晾晒的衣服,火车的汽笛声从不远处飘来。第二天,村民作者就要挂着“价值10头大肥猪”的摄像机回家拍片子了。那个时候,张焕财感觉自己从未离梦想这么近过。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张焕 焕财 ,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