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穿越时空的巨变——再看中国西北角
新华社记者王艳明、姜伟超、安蓓
上世纪30年代,范长江曾以一部《中国的西北角》揭开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当年西北的贫困和落后为世人震惊。
时光荏苒,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再看中国西北角,黄土地早已不是范长江笔下的那个西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随着国家一个个大布局、大战略、大规划的实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陕西沿黄公路渭河特大桥与远处的华山相映成景(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内陆腹地成为开放前沿
“察绥宁甘青新六省,除新疆外,其余五省,就目前现状而言,经济价值甚微,比平津及沿江沿海一带,肥瘦之差,直不可以道里计。”这是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四版自序里的一段话。
80余年过去了,记者采访中却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从2017年4月1日至8月3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5014户,其中外资企业53户;近5年兰州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61%;今年上半年宁夏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64.3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出口121亿元,增长144.3%……
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地区活力奔涌的景象。
在行政区划上,西北指陕甘宁青新5省区。在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里,还包括了四川和内蒙古。
就陕甘宁青新5省区而言,这片区域扼西去要道,拱卫中原,历史上一度是富庶之地,后因交通困锁和自然环境恶化,与中东部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范长江当年的途经地,看到的大多是道路难行、生产萧条、饿殍遍地的景象,就连成都平原的新都,“道路两旁大多破败不堪”“有许多被饿得半死的农民”。
封闭、残破、落后是上世纪30年代西北角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北各省区,站在了向西开放的前沿。
一个个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生态?;で⑻逯聘母锸缘慵案母锟鸥叩卦谖鞅备魇∏群笕妨?区域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及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给这片辽阔的土地注入无穷生机。
德国的杜伊斯堡,中欧重要物流铁路枢纽。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到此入港的中欧班列络绎不绝,满载中国商品的蓝色集装箱被分装后继续奔赴欧洲各地。截至目前,“中欧班列”从兰州、银川、西宁等多个城市出发,到达10个国家的15个城市。
静水深流,潜移默化,更为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39岁的农民企业家崔发年,办公桌上摆着俄文、阿文和中文3种文字的名片。他创建的“张掖市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集特色瓜果蔬菜生产、收购、加工为一体,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订单4万亩,目前40%的产品销往中东及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这些年眼光和境界都不一样了”,崔发年说。
一批批新政策正在落地,一家家西北企业走出国门。仅2016年,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100亿元;而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正发挥门户优势,规划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科技、医疗服务“五大中心”。
大西北进入“黄金”发展期
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里,除了对沿途的饮食和住宿有生动描写外,提及较多的还有路。
“西兰公路”这条用“一百四十万巨款”修成的“联络西北各省的陆路交通的干路”,却因“未曾用碾压紧,路面凸凹不平,车行其上,忽高忽低,宛如乘风破浪”,被范长江称为“稀烂公路”。
80余年后,凡是到过西北的人,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可能还是脚下的路。
2017年7月9日是西北交通史上重要的一天。当日,随着西安北至兰州西D2651次列车缓缓驶出西安北站,宝鸡至兰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兰州市民高建礼迫不及待坐上高铁回宝鸡看亲戚。“感觉像飞一样,日子变化真大?!闭馕?1岁的老人说,他上世纪50年代从宝鸡坐火车到兰州,500公里的路程走了24个小时,而现在仅需2小时。
随着宝兰高铁开通,一条东起徐州,西至乌鲁木齐的快速客运专线贯通。至此,几千年来相距2300多公里的西安至乌鲁木齐的“驼铃古道”,被“丝路高铁”取代。
一路通百路通,西北不再是角落。2014年底,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甘肃、青海、新疆步入高铁时代;京新高速2017年7月通车,北京到新疆的行车里程缩短1300公里;兰渝铁路今年将全部建成通车,西北与西南大通道贯通,将圆孙中山先生的“百年梦想”。
基础设施投资变为发展红利,创新驱动助西北“弯道”超车。
范长江曾经走过的石嘴山,为宁夏生产出第一度电、第一吨煤、第一炉钢铁、第一吨活性炭……但经过50多年的发展,煤采没了,产业旧了,空气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城市也“老了”。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挑战,石嘴山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关键。5年间,已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现代纺织4个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近5年来,西部一些地区采取正确的战略,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走出一条‘后发赶超’的道路?!惫裨悍⒄寡芯恐行那蚓貌坎砍ず钣乐舅?。
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擎,大力夯实基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北地区呈现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6年,陕西省天使投资额达1.29亿元,排名全国第12位。而就在两年前,这个西北科教大省吸引的天使投资额只有192万元,排名全国第23位。
范长江用他的眼和笔,曾对“西北荒凉”“都是沙漠一样”的旧认识进行纠正,认为“西北沃野正多,宜于人类生活之地区甚广?!?/p>
如今,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逐步成为西北人民的生动实践。
金秋时节,蜿蜒曲折的母亲河滋润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这片沃土。当地近年来实施了三江源自然?;で;ず徒ㄉ枳芴骞婊黄?、二期工程,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び胱酆现卫砉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生态反哺农牧业,绿色做底处处生机。目前,海南州已有46家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4.45万户农户增收。
不仅如此,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推动旅游业、餐饮业上新台阶,第三产业发展后发力强劲。
2017年上半年,新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3%;甘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和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8%和26.6%。
小康路上百姓幸福感节节攀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扶贫、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西北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大西北已经完全不是范长江看到的西北角。
家住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坪山村的李泽业,今年考入了江西理工大学。母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父亲常年外出打工,594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圆了他的“大学梦”。
而在80余年前,范长江途经的乡村,很少能见到学校。在甘肃藏区行进,他偶然间走进一所学校,在与教书先生交谈时,这位当地的“知识分子”竟不知“成都”“西安”。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在努力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西北各地不断出台措施,推动教育跨越发展——
在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基础上,甘肃提出今年要实现贫困地区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宁夏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出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都要开英语课;青海完善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每年资助3000元。
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老百姓看病不发愁——
家住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的谢文国被查出患有脓毒血症。“要是没有大病医保,全家都没了指望?!毙晃墓?自己住院治病花了34万元,医保报销10万元后,大病保险又报销14.3万元。
而80余年前,范长江在西北乡村行进,经??吹降牟皇嵌鏊谰褪遣∷赖睦舷纭?/p>
生活在今天西北大地的老百姓,不仅丰衣足食,住房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6年12月,宁夏石嘴山的张琴因为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高兴地搬入了新房。“房间104平方米,地板、墙面和卫浴设施等在入住前就已装修好?!彼?。
过去5年,石嘴山累计投入130多亿元,16万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而在甘肃,将全面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仅今年受益的贫困户就有11.05万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持续发力,带动更多百姓脱离贫困奔向“致富路”——
西北各省区因地制宜,探索出光伏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发展路径。
2016年,陕西实现151.75万人脱贫;甘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62万人;宁夏全区19.3万人摆脱贫困;青海省顺利完成11.6万人口脱贫;新疆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810个贫困村退出、63万人脱贫。
80余年后,再看中国西北角,旧貌换新颜的西北大地,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参与记者王大千、任玮、蔺娟、符晓波、贾立君、童方)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西北 长江 发展 扶贫 西北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