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隋代楷书:续魏碑遗韵 开唐楷先河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体现出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两种类型在南北朝后期开始呈现出互为融合的趋势。公元581年,随着隋朝的建立,近二百年南北朝对峙格局的结束,两地书法融合速度加速,最终形成了较为统一的隋代书法风格。



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但隋代书法却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强烈地域风格表现的南北朝书法向初唐书法变迁的转折点,对初唐书法的发展起到了先导和定向的作用。从总体上看,隋代书法逐步放弃了北朝书法那种欹侧之势和大刀阔斧的用笔,吸取了南朝书风的圆润温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隋楷”样式。虽然历时短暂,流传作品稀少,但却个性鲜明,成为今天了解楷书风格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样本。
检点这一时期的书法,可见多以碑刻传世,较为著名的有《董美人墓志》、《曹植庙碑》和《龙藏寺碑》等?!抖廊四怪尽?,清代时出土于陕西兴平,后被移至上海,不久原石毁佚,流传拓本较少。该墓志共21行,每行23字,楷书。从现存拓本中可见其书法结体端正,结构稳定,用笔虽然保留了部分北碑方笔的趣味,但与魏晋和南北朝时期楷书多少带有隶意的风格大不相同,显得端庄成熟。从风格看,初唐欧阳询楷书的峻严方正与其有着相似之处。而立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的《曹植庙碑》,则与《董美人墓志》承接北碑的风格有所不同,书写结体略扁,一些字保留了篆隶书的结构。其用笔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提按顿挫明显,笔法滋润。虽工整不如《董美人墓志》,却有着丰富的表现趣味,后来集笔法大成者褚遂良书风,或与此碑的风格有着一定的关联。
如果说《董美人墓志》和《曹植庙碑》对前代书风有着一定保留的话,那么《龙藏寺碑》则更多地表现了隋楷的自身特征。此碑因立于河北正定龙藏寺(今隆兴寺)得名,张公礼撰文,未著书丹者姓名。全碑高315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楷书,共30行,每行50字。作为魏碑向唐楷转换过程中的隋代楷书样式,不仅在书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更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隋朝第一碑”,杨守敬、包世臣、王国维等都予以高度评价。此碑书法结体平正宽绰,细节表现趣味盎然,不落俗套,而用笔方面则精到细腻,变化丰富,体现出温文尔雅的气息,由此可见初唐楷书与隋代楷书的渊源关系,故称此碑开初唐楷书之先河亦毫不为过。
至此,楷书发展完成了融南北书风于一体的历程,为唐楷的形成与法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撰稿和《古代书画史话》栏目主持 金晓明)
编辑:杨岚
关键词:隋代楷书 开唐楷先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