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药科技医药科技
舞蹈症致病蛋白奥秘被揭示
9月4日,国际化学生物学顶级期刊《自然·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双聘教授鲁伯埙课题组关于亨廷顿病蛋白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巧妙地利用基于点击化学和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技术而建立的CH-chase方法,揭示了亨廷顿病致病蛋白的不同构象与其降解速率的联系,从全新角度诠释了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致病机制,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亨廷顿病又称舞蹈症,临床表现为患者肢体像跳舞般不受控运动,与大家熟悉的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一样,都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致病蛋白在神经细胞里的异?;鬯稹:嗤⒍俨〉闹虏〉鞍资欠⑸槐涞腍TT基因所编码的mHTT蛋白。HTT基因突变会产生CAG重复序列,该重复序列对应的氨基酸称为polyQ,亨廷顿病人的polyQ过长,多数病人有40多个重复,使得mHTT蛋白成为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以及发病的“毒蛋白”。
鲁伯埙课题组以蛋白降解速率为全新的切入点进行研究,检测病人的mHTT蛋白降解速率。结果发现,polyQ抗体3B5H10所识别的mHTT构象的降解速率明显低于其他polyQ抗体所识别的mHTT构象的降解速率,从而直接证明了不同类型polyQ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3B5H10抗体所识别的mHTT蛋白降解显著变慢的原因是因为其能够抵抗自噬作用。在病人细胞乃至病人大脑组织中,mHTT蛋白构象的赖氨酸63型泛素化几乎缺失,因此无法被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识别,无法被选择性自噬降解,从而降解速率减缓,导致较高毒性。
鲁伯埙课题组的这项研究不仅刷新了科学家对疾病机制的认识,而且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新思路,例如可寻找化合物改变疾病蛋白的构象,加快降解速率。该发现还揭示了选择性自噬比科学家所认识的还要更具选择性,它不仅能识别特定的蛋白进行降解,甚至能识别同一蛋白的不同构象。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蛋白 致病 降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