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人都有获得感才是幸福社会的根基
全国哪里的人最幸福?日前,清华大学幸??萍际笛槭曳⒉剂?016年度《幸福中国白皮书》,揭示了2016年“中国幸福地图”。从总体看,东南地区民众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排在“幸福城市排行榜”第一位的是四川泸州,而北上广深则排在百名以外。(新京报)
这种幸福度调查,当然有别于精密严谨、丝毫不差的经济数据统计分析,因为它只能大致在“快乐、投入、关爱、意义和成就”等维度进行粗疏宽泛笼统的趋势性研判,主要体现心理学、社会学意义罢了。
你不能指着它对标地方GDP,指导经济活动,却可对照它参详人世百态,回味那些新闻里透出的社会情绪和民生焦虑。比如,“大城市幸福感去哪了”“越有钱不一定越幸福”,这样的结论是基本靠谱的,还记得“学区房”、“保温杯”里透出的纠结与苦闷,中产与中年,都有?;小;褂小霸滦饺虺挪黄鸷⒆右桓鍪罴佟钡耐吹悖庑┒疾皇枪ぷ侍跎媳昝鞯脑氯攵嗌?,就能轻松化解的。
对于还在温饱线挣扎,只有生存没有生活的底层民众,上述的烦忧可能会被粗暴视为“有钱人的矫情、盲目攀比、炫富”。但就如幸福感是相对的,对于不同城市不同收入者,其焦虑感无力感对其自身而言,也是一样真切的。也如数据显示幸福指数与人均GDP呈倒U形关系。这个数值在一线大城市可能是四万五,但在偏远小城可能是四千五,收入与幸福感并无定数。
而要让国民不论身处何地,普遍具有尊严感幸福感,就要最大限度去除心理上的“不确定性”。确保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发展成果改革红利的普惠,是制度性反哺。努力方向只有一个,就是理性的生活设计,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全力消减偶然性不稳定性对民生的影响。
让公平正义像阳光一样普照,人人都有获得感,就是要确保幸福指数几项衡量指标:“政府治理、环境适宜度、安全感、社会资本、收入分配”等都做到最好。这是幸福社会的根基所在。以人为本,权利得到保障,不管月入多寡,相信生活都不会因不公不义“人为祸端”而倾覆;各人能力虽有大小,但社会都在规则内行事,机会平等之时,民众自不会太过焦虑——现在某些拼钱炫富式焦虑,不正因钱能通神,买来所谓“幸?!泵矗?/p>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幸福 人人 根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