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小龙虾佐酒敞开吃? 当心“哈夫病”
美味的小龙虾又闯祸!记者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获悉,该院近日接诊一位20多岁的女性,就诊时周身酸痛乏力,小便呈酱油样,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医生询问才发现,她在就医前曾食用过小龙虾。专家提醒,由小龙虾等水产品引发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为“哈夫病”,预防该病要警惕多重危险因素叠加。吃小龙虾要精挑细选勿贪嘴,食用后尽量不要饮酒、运动和服药。
患者特点:
吃10只小龙虾以上,24小时后发病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和疾病、酗酒、外伤、剧烈运动、药物等有关系。“这位年轻女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最近也未受过外伤,也未剧烈运动或服用过药物,可抽血一检查,她的‘肌酶’显著升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余涛副教授介绍,经过询问,原来她在就医前曾食用过小龙虾,小龙虾成为此次起病的罪魁祸首。医生立即安排她住院治疗,经治疗后很快好转出院。记者获悉,这已不是小龙虾第一次“惹祸”,早在2001年我国北京市部分区域就有患者食用小龙虾出现此类疾病,在2009年广东省和南京市还出现过集中报道的病例。
小龙虾“致病”并非中国独有。余涛表示,早在1924年,在欧洲波罗的海的HAFF海滨沿岸,就有人进食水产品24小时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该病因而得名哈夫病,指的是进食水产品24小时后出现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亚洲地区首次的哈夫病报道就是与进食小龙虾有关。“总体来说,我国从首例哈夫病报道到至今,每年只有极少数吃小龙虾的人会罹患此病,总体发病率未有显著改变,与国际报道一致。”余涛指出,国内哈夫病患者主要是在大量进食小龙虾(一般是吃10只以上)后的24小时内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部分人会出现四肢肌肉无力,排酱油色或深色尿,实验室检查发现肌酶也就是肌酸磷酸激酶出现了进行性一过性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不过直到今天,哈夫病的致病因素和机理仍然不明。
目前也有观点认为,横纹肌溶解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有关,部分患者存在易感基因,先天对各种致病因素敏感。致病的小龙虾体内可能蓄积水产养殖区域特定的毒素或水藻类,或多重因素叠加容易导致中毒,而美国CDC则怀疑哈夫病与一种耐热性毒素相关。
吃降脂药、酗酒、过度按摩也会诱发疾病
据余涛介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骨骼肌(人体的多数肌肉组织)破坏、溶解,大量释放骨骼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等物质,进入血液后引起的机体生化紊乱和器官功能的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多发生于非外伤因素作用下,病因非常复杂,包括先天遗传因素,也与获得性病因密切相关。
余涛指出,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常见的有酗酒、肌肉挤压(例如按摩后)、过量运动、大量体能训练、服用一定的药物(例如他汀类降脂药、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接触天然毒物(例如毒蕈、蛇毒、蜂类蜇伤等)、代谢异常(例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极端体温(高温或低温)、中暑、细菌或病毒感染等。
吃小龙虾别多喝酒 吃后莫剧烈运动
“总体而言,美味的小龙虾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很安全的?!庇嗵翁嵝?,在品味美食的同时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了解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曾经有过哈夫病的朋友不宜再食用小龙虾,以免再次发生不测;
其次,凡事过犹不及,食用小龙虾时不可过量。在食用小龙虾期间,应该注意避免其他的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例如酗酒、过量运动、服用敏感药物等;
再次,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水产品,并注意保存和处理,避免变质和交叉感染,根据水产品食物中毒的特点预防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最后,要及时关注当地媒体信息,对于短期哈夫病集中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应该避免接触。
此外,从口味和安全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餐馆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刘文琴、 林伟吟)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小龙虾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哈夫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