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凯学: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作者:自治区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王凯学
“谁来种田,如何种好田”,是当前“三农”发展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破解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明确提出“必须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今年4月,习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再次指出,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
中国是农业大国,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千百年来农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按理对于我们这样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农民应该享有至高无上的声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今天的一些人眼里,农民成了落后、没有文化的代名词,众多农民期盼能“跳出农门”。要扭转这种现象,就要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技术科技化和农村环境生态化,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与传统农民不同,职业农民以农业为职业,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具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从2012年至2017年连续6个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出了重大部署,推动“农民”的定义逐步由身份转变为职业。农业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等一系列工作。广西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桂林市兴安县入选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现4个市整市推进和80个县整县推进,成立了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开展青年农场主培养。截至目前,我区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约4.2万人、认定约2.4万人,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600多人,初步打造起一支适合广西生产实际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这一队伍将会日益壮大,创造的农业效益将会越来越高,在这个基础上,“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不再是“空中楼阁”。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随着国家“四化同步”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1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农业发展,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让农业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广西气候适宜,地理位置独特,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极具发展前景,多个农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有很多在全国属于“独一份”“优中优”的农产品,如罗汉果、茉莉花,以及糖料蔗、桑蚕、亚热带水果、蔬菜、食用菌和富硒农产品等,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前,广西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列为发展重点,在优化产品生产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种植协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小户分散经营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产销衔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等,通过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促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打造有效益、有文化、有内涵、有创意的高大上产业,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加入。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久的将来,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行业形象、农民作为一个职业的人物形象,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产前重点抓好高产优质多抗性新品种选育,产中重点抓好高产栽培、生态种养、病虫害防控、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生态循环农业等技术及模式的研究,产后抓好新产品开发、加工工艺升级改造、信息化平台以及多元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机制的建立等,形成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在科技的支撑下,依靠智能灌溉系统和物联网农业生产服务,可以实现农民通过电脑终端“一人管理万亩农场”的农业神话,改变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两脚黄泥一身汗”的劳作方式,把农民从“脏累苦”中解放出来;依靠电子商务可以让农产品远销海内外,脱离农贸市场和“挑着担子赚吆喝”的传统模式;农村金融、“农金村办”等金融改革,可以让农民在家门口一站搞定农资贷款等业务。先进的农业科技,不仅引起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的变革,推动农业加速步入“智慧农业”时代,也将极大地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这一职业获得社会尊重,“跳入农门”将成为香馍馍。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把绿色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通过加强农业源头投入品控制、标准化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应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营造良好的产地环境,生产质高价优的绿色农产品,打造“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花红柳绿、蔬果飘香”的美丽乡村,营造“村在景中、景比城美”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让乡村变得比城市更令人向往,让农民变得比其他职业更有吸引力。
农民,从身份走向职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农民职业化,让农民成为体面的、令人羡慕的职业,是一个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尽管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目前的关键,是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使现代农业从业者向高标准化方向发展;是增强农业产业效益和吸引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选择以农民为职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锋力量;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掘出农业、农村中更多活力和潜力,将农村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乐土,让昔日不令人待见的农民,成为有奔头的体面的令人羡慕的职业。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农民 职业 农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