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话·数据话·数据
经济增速连续26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贵州是如何做到的?
◆ 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4%,居全国第三位,这是贵州经济增速连续26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的位次
◆ 自2002年起,贵州经济已持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在持续
◆ 今年上半年,贵州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6.7%,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93.2%、60%和50.7%
◆ 干字当头,实干、苦干、加油干,正在成为当前贵州上下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
◆ 努力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多彩贵州“闯新路”正在书写新答卷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调研时,不仅给贵州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也给贵州提出了“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考题。
如何“走新路”、答好“新考题”?贵州上下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确立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三大目标,多彩贵州正奋力闯出一条后发赶超、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新发展:
从“经济洼地”到“增长高地”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曾是外界对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的印象。而2011年底的一份“经济报表”格外亮眼:贵州生产总值增速由全国第29位升至全国第2位,“小个头”开始发力冲刺。
奔跑,这才刚刚开始。2017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4%,居全国第三位。这是贵州经济增速连续26个季度保持全国前三的位次?!岸嗖使笾荨?、“大数据”、“高铁枢纽”、“天眼”、“爽爽的贵阳”……外界对贵州的认知,开始有了越多越多“新标签”。
改变,源于清醒的认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在全国地理海拔上处在相对高度,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依然是一块低洼的地带。过去很长一个时期,贵州人均GDP全国列末,经济总量、工业化程度系数、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排位均倒数或垫底。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贵州而言是最艰巨的考验。
见先进不敢比、见第一不想争,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这种甘于落后的心态曾在贵州一些领导干部中比较普遍。
填谷造峰,“经济洼地”更应“奋力攀高”。贵州省委省政府基于形势的判断作出决定。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想方设法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三块短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通过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带动,再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三大国家级试验区的强力支撑,贵州经济运行基本面稳中向好、逐月逐季趋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支撑性、匹配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2017年上半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一、第二和第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正在成为贵州经济发展全新态。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贵州经济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前三位,非常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贵州省政府秘书长任湘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自2002年起,贵州经济已持续1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在持续。
任湘生认为,贵州实现快速增长得益于投资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得益于中央给力、对外借力、领导有力、干群发力,确保了基础支撑扎实有力。
新动能:
从“资源富矿”到“数据新城”
3000平方米通透、开阔的“厂房”里,300多台计算机整齐排列。一走进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贝格数据公司,就被如工厂流水线般的电脑阵列的壮观震撼。这里是一个加工数据的“高端工厂”,庞大、杂乱的数据,经过信息工程师们分析、整理、清洗后,变得条理清晰、价值陡升,成为金融、证券、司法、医疗、社保、慈善等部门可运用的核心数据资源。
“数据愈发成为重要资产。我们要做的就是激活‘沉睡的数据’?!鄙虾1锤翊笫莘裼邢薰咀懿美畛G嘣诮邮堋恫t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两三年,这里将建成一座规模达数十万平方米的“数据小镇”。到那时,上万名信息工程师在此处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数据。
在贵州,大数据企业快速崛起,而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则借助信息与数据的力量加快改造。
作为我国化肥企业三强之一的瓮福集团,尝试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上布局,推出“福农宝”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各省农业产区,该企业通过加盟连锁方式开设“福农宝”互联网+新型农业综合服务站,向农户提供智能配肥、专家咨询、农资在线采销等全程农业服务。
“大数据已深入到企业日常生产调度,包括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蔽透<庞邢拊鹑喂咀芫碇砉に?大数据让企业成本控制更精准、采购计划更科学、决策行为更理性。在磷化工行情整体不好的情况下,企业却逆势增长,经济效益良好。
贵州素有“江南煤?!?、“中国磷都”之称,长期以来,能源资源产业居经济主导地位。近年来,受市场低迷等影响,贵州经济平稳发展、环境?;ざ济媪倬薮笱沽?。贵州开始寻求产业发展新的突破点,大数据产业是其中一个。
“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5年6月17日,正在贵州视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了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后,讲了这样一句话。
一个地处西部的欠发达省份,为何选择发展大数据这样的“尖端产业”;启动“大数据快车”,贵州“凭什么能”?
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说,守住“两条底线”,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核心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贵州要后发赶超,寻找一片“蓝?!?不能跟在传统产业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要另辟蹊径、“弯道取直”。“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是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既能推动贵州发展又有利于生态保护,是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凉爽、能源富集、地质结构稳定,具备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最佳组合优势?!惫笾菔≌泵厥槌?、省大数据局局长马宁宇说,贵州发展大数据正在从量的构筑转向质的提升。
2017年上半年,贵州成功举办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360个,总投资534亿元。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贵安新区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贵安超算中心正式成立;苹果iCloud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开工建设;贵阳和贵安新区2个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已经建成。
今年上半年,贵州实施数字经济项目295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741.8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6.7%,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93.2%、60%和50.7%,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会员超过2000家,交易规模超过3亿元。
煤电烟酒等传统行业亦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契机,引入大数据激发企业潜力和活力,以白酒行业为例,通过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焕发新生机。上半年,白酒工业增加值增长13.8%,税收增长60.2%。
新优势:
从“闭塞边缘”到“左右逢源”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惫笾菀虺て诓煌ü?历史上以贫瘠凋敝出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如此留书感叹。
8月4日,贵州省启动了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2017年至2019年,将投资388亿元,对39110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基层“末梢”的村民组,将实现从“隔山喊得应,走路要半天”到“出门见大道,远行就坐车”的历史之变。
对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93%的贵州来说,不改变全省交通格局,经济社会发展无从谈起。从1928年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历经近90年,2015年底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从2014年,第一条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至今年底即将通车的渝贵高铁,贵州将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出省高铁网。
如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飞速发展的高铁、航空、水运,按下了贵州发展的“快进键”。大通道、大交通极大地缩短了贵州与珠三角、长三角,乃至东南亚等重要经济板块的时空距离,一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西部内陆省份,开始从“闭塞边缘”变得“左右逢源”。
贵州正安县返乡创业农民工郑传玖不久前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展览会,新的海外订单“如约而至”。2013年,他返乡创办吉他企业。如今,吉他已远销巴西、美国和德国等20多个国家,年出口销售额超过2000万美元。
郑传玖“吉他出海”是贵州开放的缩影。从本土企业在海外大显身手,到全球500强企业抢滩贵州,2016年8月,贵州获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为西部第二个获批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开放活力持续迸发。
“过去是‘三不沿’,现在是‘三临近’?!惫笾菔∩缁峥蒲г憾酝饩醚芯克てa以勇说,外部格局的改变,贵州提出临江、临边、临海的开放理念,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这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出发点和加速剂。
近年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活动,已成为贵州开放的新窗口。同时,贵州还培育以外贸转型升级为引领的各类开放平台,简政放权促进投资便利化?!?+8”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即贵安新区和8个开发区、保税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又有新喜讯传来:年底,渝贵高铁通车。届时,贵阳至重庆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现在8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芶以勇说,“渝黔快铁是连接‘一带一路’的一个标志性工程。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中国腹地贵州。重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渝新欧’大陆桥的起点,修通渝黔快铁,‘一带’与‘一路'将在贵州交会?!?/p>
新精神:
从“革命精神”到“实干精神”
8月初,贵州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发出了向深度贫困“总攻”的“动员令”。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突出矛盾,找准难点痛点,这次“一竿子插到底”的“誓师会”,再一次显示出贵州全力脱贫攻坚的决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实干;省其他领导抓具体、具体抓;各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向省委和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干字当头,实干、苦干、加油干,正在成为当前贵州上下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
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是贵州的方向目标,也是时代标志。
贵州大地上,革命先辈曾经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大气魄,坚定地开创了“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兴义市冷洞村群众面临特大干旱,修窖蓄水、滴灌种植,硬是让石漠化重灾区穿上“绿装”,实践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罗甸县大关村村民,在石旮旯里建造出米粮川、花果山,用双手托起了“大关精神”……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跨越发展新时期;从乌蒙山和武陵山横亘的国家重点扶贫区域,到城市经济带快速隆起的黔中大地;从抵御特大干旱到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贵州用坚韧不拔的前进步伐说明,只要有那么一股子精气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当地群众把这条渠叫做“大发渠”。老支书黄大发勇敢、坚定、纯粹、真诚的品格,让人潸然泪下,又让人精神抖擞。
2016年4月12日,46岁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这个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在一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晴隆县工作6年间,他每年深入乡村一线工作超过200天,用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内涵,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情怀。
在贵州后发赶超中诞生的种种精神力量,为贵州构筑“精神高地”锦上添花,为冲出“经济洼地”提供了榜样的力量。(记者 李银 王丽)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贵州 数据 经济 全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