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厦门近一个甲子的华丽嬗变
初秋的厦门艳阳依旧炎热火辣。
鲜花在绿树映衬下,厦门像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每条街道都是那么的干净整洁,整个鹭岛充满着节日气氛。
明天(9月3日),这座屹立在台湾海峡西岸的海上花园城市将张开双臂,以靓丽的风采和厦门人特有的热情和真诚迎接全球嘉宾;明天,这里也注定将聚焦世界的目光。
昔日旧战场今日换新颜
看着大街小巷插满写着用不同语言翻译的各种欢迎词彩旗,今年69岁的林昭宇(音),感慨万千,“从来没敢想过,厦门会从昔日的前沿阵地变成为今天的和平之城、合作之城。”
林昭宇是土生土长厦门人,他在厦门解放的那一年出生。
解放厦门时发生的事对于林昭宇而言,自然知道的不多。但是发生在1958年的那场史称“8·23”的炮战,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那天的傍晚时分,厦门突然被震天动地的大炮声覆盖?!逼涫?只有9岁的林昭宇和其他小朋友正在外面玩儿,突如其来的炮声让他们下意识地躲入附近的一座磨盘下不敢出来。不知道过了多久,炮声停了,等一切都寂静下来,林昭宇才和玩伴们从磨盘下钻出来,而此时已经天黑。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大炮同时开炮而且连续响那么久?!倍杂谂谏?林昭宇说他并不陌生,因为就在5岁的那一年,也是初秋,驻守厦门的解放军就曾与驻守对面金门的国民党军守军开相互炮击。
在林昭宇的记忆里,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厦门岛居民并不多,而驻守厦门的解放军数量看起来好像都比居民多。并且,解放军和厦门岛居民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用“军民鱼水情”来表达一点也不过分。林昭宇说,当时驻守厦门岛的解放军还会经常帮当地渔民和农民干活儿,当地的小朋友也会经常到军营里玩儿,摸摸这门炮,碰碰那支枪,“解放军还会教我们怎么瞄准等等”。
林昭宇说,从“8·23”炮战开始,厦门人对炮声渐渐习以为常了。因为从那时起到之后的20年间,驻守厦门的解放军与对面金门岛的蒋介石当局守军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向对方开炮。
虽然对炮声已经习以为常,但厦门人在那几十年里始终缺少安全感,他们对当时的记忆是:整日都像生活在战斗中,或总觉得这里时刻都会发生战斗。
直到1979年,厦门与金门的炮声才开始停息。而随着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的和平曙光才从民间开出一道缝。从此,两岸军事对峙开始缓和,而生活在厦门的当地人才真正有了一点安全感。
回想往事,林昭宇说,世事沧桑,1987年两岸关系一出现好转,厦门就来了台商,厦门人开始加入到全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然而由于两岸关系仍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厦门便一直处于台海的前沿阵地。因此,客观而言,对于厦门这个台海前沿阵地,国家给予的建设性投资自然不会很多。
投资虽然不多,但厦门在1980年却迎来了一次国家给予其发展史上的重大机遇。当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而4年之后的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被扩大到全岛,面积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了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半岛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政策。1992年国家又在厦门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而1994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授予厦门特区地方立法权。
“一个昔日旧战场,成为中国经济特区,是经历了前沿阵地时期的厦门人没想过,也是不敢想象的?!绷终延钏?从一个落魄旧港,一下发展成为突破厦门本岛而跨越岛外几个县区的大城市,短短40年,厦门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可以这么自豪地说,今天生活在厦门的本地人,不管贫富,对于今天的厦门发展,大家都很知足,所以这几年全国城市幸福指数调查时,厦门都排在前几位?!?/p>
“两岸一家亲”的“试验田”和“桥头堡”
与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速度相比,林昭宇感慨最深也最为惊讶的是,作为昔日海峡两岸的前沿阵地,厦门今天居然成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践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的“试验田”,成了和平典范和合作之城。
1995年,由于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李登辉访美时抛出“一边一国”,企图在世界上制造“两个中国”,厦门一度差点再次成为台海地区前沿阵地。
经历陈水扁“台独”政权之后,2008年,台湾岛内再次实现政党轮替,国民党获得台湾地区的执政权,在“九二共识”与共同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两岸恢复了两会制度化协商。此后8年两岸步入和平发展轨道。
2009年6月,作为两岸层级最高的四大交流平台之一的“海峡论坛”首次落地厦门。这一年,8000余名台湾乡亲踏海而来。从沟连两岸情感信仰的“妈祖”朝拜进香,到放眼两岸未来的青少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从再现两岸亲缘文缘的闽台姓氏族谱和涉台文物展示,到寻根谒祖......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首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交流。而此后每年该论坛都在厦门召开一次,9年来,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和因论坛在厦门而吸引台湾民众到厦门旅游、居住、工作的台湾同胞达超百万人。
为了响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理念,厦门市委、市政府围绕台湾同胞在厦门经商、就业、创业、就读与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在全国率先出台多个政策与措施,努力让厦门成为实践“两岸一家亲”理念的“试验田”。过去5年里,厦门市出台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108项创新政策。与此同时,厦门实际利用台资17.8亿美元,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对台进出口贸易额348亿美元。厦金“小三通”旅客近800万人次,社区、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对接交流深入推进,海峡论坛、台交会、文博会、图交会等40多项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由于政策优惠多,加上厦台两地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相同,语言相通,目前厦门已经成为台湾同胞尤其是青年同胞,在大陆就业就读最青睐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有台湾高科技人才落户厦门。
而厦门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在住房、子女上学等凡是涉及台胞切身权益和生活方面也更可能多地出台配套措施,让这些台胞从内心里感觉到厦门就是“自己的家”。
也许正是因为厦门在两岸关系方面具有地缘、人缘自然优势,以及厦门近年来在涉台政策上探索出的新路子。作为两岸原来四大最高层级的交流平台之一、原本落户江苏南京的“紫荆山两岸企业家峰会”,也从2015年开始,被移到厦门举行。厦门也因此成为每年两岸最具发展和竞争力的企业界、商业共商发展大计,共绘两岸中华民族经济蓝图的“桥头堡”。
融入“一带一路”,厦门更将迈向国际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位于东南沿海的厦门港逐渐崛起,成为国际贸易大港。茶叶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19世纪在中国厦门传教的美国牧师毕腓力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厦门献给英文的两个词,就足以使这个地方流芳百世,其中一个词就是‘茶’?!闭蛭笔痹谙妹鸥?一担担茶叶从这里出发,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远帆漂洋过海,“Cha”这个英国社会指代茶叶的词汇,即依照厦门方言的语音改称为“Tea”。
从当时厦门港的兴盛到后来遭遇战火走向落魄,再从改革开放后沐浴国家多项政策的春风,如今的厦门已成为世界性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5位,厦门也被国家定位为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厦门港将厦门融入中国“一带一路”发展中。而自贸园里,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海沧自贸园区出发,沿着古老丝绸之路的方向西北一路前行。只需要短短半个月后,这一班列将在走过1.2万多公里的行程后,抵达其终点———波兰的罗兹。
据了解,2015年8月,班列开通;2016年4月,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2017年3月,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在班列启动……伴随着“安智贸”项目的引进,中欧(厦门)班列更加互联互通,一箱货物刚刚从厦门登车,相关信息就已经通过数据交换系统传送到了波兰海关,货物在沿途几乎不需要开箱查验。
如今,除了厦门当地产品外,还有大批台湾岛内企业也通过海运将产品运到厦门,再从厦门装上班列运往欧洲,和大陆产品一起走进欧洲各国的商店,而产自欧洲各国的葡萄酒、肉类、日用品等也因此走进厦门、台湾民众的生活。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应该会谈‘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也得到了‘金砖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参与?!碧ㄍ寰醚芯吭涸撼ち纸ǜΡ硎?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外,一些与会国家将会就“一带一路”落地问题与大陆继续磋商,厦门势必会借助这次会晤机遇,将携厦门“一带一路”计划与这些国家合作与对接,而台湾要想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必须与厦门加深合作,从这里重新起航。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厦门 两岸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