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调查:传媒、艺术类毕业生最爱跳槽 医学生最“忠心”?
高考结束那年,他们绞尽脑汁选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们拼尽全力争取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后,他们又要面临跳槽的选择。日前,有调查显示,在2016届本科毕业生中,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离职率最低,而传媒、艺术类专业离职率最高。
根据麦可思《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调查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较低的前10位主要专业中,医学相关专业占据较大比重。其中,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5%、5%和6%。而离职率较高的十大本科专业多为传媒、艺术类专业。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为40%;紧随其后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和艺术设计,分别为38%和37%。
去年毕业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吴斯,一年换了3份工作,一年的工作历程,让她对这个调查结果直呼“感同身受”。
去年7月,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武汉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做室内设计师,“刚到公司的前3个月是试用期,没有底薪,谈成了一单设计才有工资,而且工作强度很大,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多”。
吴斯的身体状态越来越不好,去医院看病后,医生告诉她需要休息,“为了身体健康着想,我就选择了辞职”。
休息了近一个月后,10月底开始了她的第二份工作,在老家湖北鄂州的一家公司做起了室内效果图设计和广告设计,“我还是希望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可以派上用场,第二次依然选择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次的工作比之前轻松,但工资比较底,一个月基本只有3600元,而且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最近,吴斯通过了三支一扶考试,从第二个东家辞职,准备去区政府上班了。
那么,这种情况是否会在几年后发生变化呢?《报告》显示,从平均雇主数来看,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2.2个,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为1.9个。具体到各专业,2013届本科艺术类和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三年内平均雇主数最多,均为2.3个,职业转换率为42%:护理学类和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毕业生三年内平均雇主数最少,均为1.3个,职业转换率为6%。
2015年从三峡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杨羽,现在是一名精神科医生。离开学校的两年里,她一直就职于浙江省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年毕业时,就希望成为一名医生,不想让自己这么多年学的东西白费了。医院收入不错,和自己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就留了下来?!?/p>
不同专业,不同的工作稳定性,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
“医学专业的学习背景和执业医师资格证是从事医生这一行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毕竟我们的工作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其它专业的人是无法替代的”。说起其中的原因,杨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但是,吴斯频繁换工作的原因就正好与这相反,她表示,“在这个行业里,很多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也可以在几个月内速成,因为公司很多设计都是复制粘贴,只要你可以拉到客户,设计图纸公司可以直接给你,所以感觉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派上多大用场,可替代性太大”。
对于调查数据和这些毕业生的经历,有高校老师表示,职业的期待吻合度、专业对口度和职业可替代性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医学相关专业就业较稳定,而传媒、艺术相关专业就业较不稳定,也与相关行业的特点存在联系。(应采访对象要求,杨羽、吴斯为化名)实习生 刘梦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传媒 艺术类毕业生 最爱跳槽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