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过马路神器治不了“中国式过马路”
继人行道口马路闸机、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之后,人工拉绳劝导的“科技版”——自动拉绳系统出现在武汉街头。
为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各地交通执法部门也算是绞尽脑汁,操碎了心。既然红绿灯形成不了绝对约束力,那么设置一些人为干预,似是无奈之举,也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北京的交通协管员,就能有效拦截行色匆匆的自行车和行人,协助保障早晚高峰的交通秩序。又如,前一段时间去昆明出差,满街蹿的摩托车令行人感到焦虑,幸好在一些路口有人工拉绳辅助,像我这样的外来客才得以从容过马路。
不过,谈到用科技手段取代人力,协管效果就不好说了。从这个自动拉绳系统的设施看,两侧并没有完全封闭,可能拦得住部分脸皮稍薄的人,但那些一意孤行着急过马路的人,还是可以从旁边闯或干脆从绳子下方钻。“神器”之所以花样迭出,不就是因为前面的款式都失败了吗?科技在这里实属大材小用,掺和进来帮不上太大忙,反倒像一个大写的“囧”字被晾在马路边。
况且,“中国式过马路”治不好,有时候并不能全怪到行人头上。虽然武汉属于交通违规的“重灾区”,但安装过马路神器的交叉路口,恰巧在我家附近,对于这条道路,我是深有体会的:等灯时间很长,特别是武汉很容易赶上烈日炙烤或大雨滂沱,这时的等待真是分分钟想骂街。记得以前还搭过棚子遮阳挡雨,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也没有了。至于开车走这段马路就更崩溃,3公里的路,我上高中那会儿用不了10分钟,据说现在常常一堵就1小时。很明显,当初道路规划建设缺乏远见,但现在只有车辆和行人为此买单。
这实际上是“中国式马路”的共性问题。以个人有限的游历所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宽的马路和最不考虑“人”的交通设计。2分钟时间,可能在伦敦你已经过了8条街,但在北京过不了一个路口。城市规划短视造成的尴尬局面待解,探索如何保障“人”的安全、便利和舒适,如何弥补道路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如何提升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等等建设性问题,才是科技参与的重点,也是科技应有之担当。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科技之妙岂在市井雕虫小技?治“中国式过马路”,不妨从治“中国式马路”开始。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 神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