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中船重工:军民融合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国际金融?;岳?全球航运市场震荡下行,目前仍在低谷徘徊。面对低迷的市场,全球造船产能严重过剩,船舶企业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愈演愈烈,部分船企开工严重不足,甚至破产倒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领军企业,在市场寒冬中逆势而上,呈现强者本色,并在今年财富500强排名中一举超越现代重工位列全球船舶企业首位,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让人看到了中国船舶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做强做优做大的希望。
统计显示,1999年成立之初,中船重工营业收入只有150亿元,到2016年已超过2800亿元;2012年至2016年之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5%。中船重工已连续7年进入世界500强,位次连年递进靠前。
造船业困难重重,为何“风景这边独好”?“坚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发展路径,已成为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对记者说。
让我们领略一下中船重工军民融合的代表作:
将潜艇技术应用于深海载人作业领域,研制的蛟龙号载人作业潜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作业潜器最深下潜纪录;
将民船分段、??榻ㄔ斓扔泄丶际跤τ糜诮⑼Ыㄔ?极大缩短了舰艇建造周期;
首艘国产航母所有1万多台套主要设备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央企、高校、中科院的500多家配套单位,其中非军工企业400多家,军民融合率接近80%,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动实践。
强化战略定位 加快产业整合
军民深度融合,是国防建设和国防科技融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棋局”。中船重工天然流淌着军民融合的血液,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理应走在前列,让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让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对军民融合发展提出“深度融合”的更高要求。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今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各有关方面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p>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中船重工加快军民深度融合的动员令?!焙拭樯?按照国家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集团公司党组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自身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了“以军为本和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新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军民融合在集团公司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按照新的战略定位,中船重工提出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整体力量,推动实施产业板块优化调整,重点以技术、产品和资产为纽带,以龙头企业或投融资平台为牵引,以业务协同发展为驱动,打造海洋装备产业、动力与机电装备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四大领域和十大军民融合产业,打造军民业务互动互补互促的产业协同发展新体系。
2016年以来,中船重工率先启动了海洋装备、动力装备、电子信息产业重组整合工作。其中,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并入武昌船舶重工以后,这家拥有2个30万吨级以上造船坞、2个15万吨级以上修船坞、3000多名员工的大型民船造修企业已成功取得军工资质,为承接建造军工产品奠定了基础;大连船舶重工整合山海关船舶重工后,大连一些民船业务转到山海关,能够集中更多优质资源用于水面战舰建造,进一步提升了保军的能力和水平。
产业整合,一箭双雕,既能有效化解当前船舶行业产能过剩的难题,又可满足军品生产的需要?!拔蠢醇殴窘岷隙酝獠⒐褐刈?进一步提高资源重组整合的效率效益?!焙拭怠?/p>
今年7月12日,中船重工正式成立了智慧海洋、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11个军民融合产业事业群,未来将持续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大动能。
搭建投融资平台 加快资本混合
“产业为本、资本为魂”。在军工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的结合是必由之路,而资本市场将成为产融结合的主战场。中船重工坚持以服务军工和军民融合发展为目的,把资产证券化作为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实现资本层面军民融合、做强主业的有效方式,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产业经营和核心业务优化配置
8月24日、25日,中船重工分别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市场化债转股协议。此次市场化债转股注入资本金218.68亿元,将有效解决中船重工下属的大连船舶重工和武昌船舶重工杠杆率高、财务费用较高的问题,使这两家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军民融合型的国家重点保军企业轻装前进。
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对军工企业来说,首先要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强调,要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方面系统推进,继续把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强化产融一体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战略性整合重组,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敝写毓ざ隆⒅写蹲使径鲁ふ庞⑨匪?。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业务覆盖面最广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资产总额将近5000亿元,近年来在推动军民融合、资本运作方面卓有成效,推动了集团旗下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贫攀谱试聪蛏鲜泄炯?全面深化集团公司结构调整,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提高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水平,提升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形成集团公司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齐头并进的局面,使上市公司成为“以军为本、军民融合、产融一体”的主要力量,资本运营已成为集团公司直接融资、结构调整、重组并购、效益提升的有力支撑。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船重工旗下拥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电广通、华舟应急和久之洋5家军工类上市公司,参股乐普医疗、邮储银行和光大证券等多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总市值2242亿元,持股总市值1053亿元。
张英岱介绍,中船重工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建立完善四大领域、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上市平台,同时梳理和推进高、新、精、特业务资产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着力打造若干个百亿元市值、活力奔放的创新型优质上市公司。
资本融合,是更深层面的军民融合。中船重工七〇三所是我国舰船动力研发基地,针对GT25000燃气轮机叶片受制于人的局面,多年来一直寻求突破高温冷却叶片的技术途径。在了解到民营企业无锡永大科技集团正在与一支国外专家团队谈判拟进入高温合金铸造领域后,七〇三所突破体制、观念束缚,2011年与无锡永大共同投资组建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发挥了民营企业的机制灵活优势和研究所的技术研发优势,打造军民融合的冷却叶片国产化研发制造平台,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等轴、定向、单晶热部件产品的产业化基地,成为国防军工行业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据介绍,近年来,中船重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通过合资、参股、并购和员工持股等方式,建立了超过15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50家员工持股企业,推动了军民融合产业跨越式发展。
瞄准前瞻需求 实施重大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动力和前提??萍即葱鲁晒挥新闶谐⌒枨蟛拍苁迪质谐』祷V写毓ぜ岢忠允谐∏罢靶枨笄R萍即葱鹿ぷ?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军民融合重大创新工程,推动技术群体性突破,创造新产业,引领新需求
6月3日,由武昌船舶重工研制的大型智能渔场成功交运挪威用户。这是世界首座半潜式深?!坝娉 ?填补了全球海工和海上养殖领域多项科研和施工空白,也是武船发挥军工企业前沿技术优势、以军民融合技术引领市场需求、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成功案例。据介绍,大型智能渔场装备在深远海养殖中市场前景广阔,仅北欧、北美市场需求潜力就有300亿美元。
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近年来,中船重工争做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排头兵,总结军工重大工程、载人深潜工程等重大工程实施经验,重点推进若干军民融合重大工程,着力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⒌募际鹾妥氨钙紫?引领带动我国海洋装备和技术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军民融合是推动军工重大工程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也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先进制造业之所以‘先进’,必是在军民二种技术、二类资源、二个市场等全要素、宽领域、多层次基础上的普遍先进?!焙拭?。
据介绍,中船重工把首艘国产航母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军地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实现提前1个月高质量安全、顺利下水,从开工建造到下水时间比美、俄、印同类航母建造期大幅缩短。
除了首艘国产航母、大型智能渔场,近年来,中船重工的一个个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频频吸引国人眼球:
蛟龙号。6月13日,蛟龙号完成中国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潜,其所承担的载人深潜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讲话中列入“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的工程技术成果之一。蛟龙号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促进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中船重工计划用5年时间,在现有深海装备技术成果基础上自主研制潜深11000米的载人作业潜器,完成万米下潜,形成世界领先水平的全海深载人探测作业能力,支撑我国深渊科学研究跃居世界前列。
长江三峡升船机。2016年9月18日,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升船机正式启动试通航。投入运行后,客船及部分货船可借助升船机“电梯式”直接通过三峡大坝,过坝时间由此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可提升20%。中船重工在升船机研制中广泛应用了军工大型项目管理经验和多项军工技术,军为民用、成果共享,彰显了军民融合“共享”理念。
“智·?!毙葱缕教?。中船重工在加强内部要素协同创新的同时,打造了6种语言、面向全球的“智·海”协同创新平台,为军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凝聚集团内外科技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一大批技术需求上线并收到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成功对接。
“中船重工正在加快建设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研制出更多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之重器,为强军兴国作出应有贡献?!焙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傅华 杨国民)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融合 军民 重工 发展 中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