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金砖国家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未来
创新是增进人类福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是引领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为切实掌握金砖国家科技创新现状、提升其创新能力,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牵头下,联合课题组组织国内外智库专家测算金砖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预测其未来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分析了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1. 背景: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普遍提高
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牵头,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课题组以世界主流的5个创新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彭博社《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福建师范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编写的《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黄皮书)结果为基础数据,采用了类似道琼斯指数的方式对2001年来G20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进行排名。该测算方法及结果在2016年首届G20科技创新部长会和2016年、2017年二十国集团智库(T20)会议上获得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金砖国家是引领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金砖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年研发投入约占全世界的17%,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近6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的28%,科技期刊论文发表量达到59万篇,约占全世界的27%。五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排名变化情况
考虑到仅在金砖国家范围内排名意义较小,课题组采用了金砖国家在G20国家中的创新排名(见表1)。
2001年的排名依次为:俄罗斯、中国、南非、巴西和印度。2016年的排名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印度。2016年与2001年相比,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数排位上升的国家有巴西、印度和中国;排位没有变化的国家为俄罗斯和南非。
得分变化情况
2001—2016年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数的得分变化情况显示,16年来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总体水平在提升(见表1)。主要表现在:中国综合创新竞争力排名提升最快。在G20成员中,中国排名从2001年的第12位上升为2016年的第9位,是唯一进入前10位的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快速增加。过去16年间,金砖国家综合创新竞争力指数累计增加超过10%。各国综合创新竞争力增长率参差不齐。中国和俄罗斯增速较快,印度增速居中,巴西和南非增速趋缓(见图1)。
2. 预测:综合创新竞争力指数继续分化
课题组以2001—2016年金砖国家的综合创新竞争力得分数值为基础,测算金砖国家未来5年创新指数及其在G20国家中的排名情况,并进行了相应分析(见表2)。
从排名预测结果看,中国排名有望从2016年的第9位进入前5位,位列美、日、德等国之后。金砖国家中,巴西和南非排名相对稳定。估测到2030年,五国综合创新竞争力将持续增强。这将表现在:中国综合创新竞争力将稳步提升,到2030年有望进入前3位。五国总体创新能力将有所提升。在各国不发生重大经济金融波动、国内动乱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前提下,综合创新竞争力指数将实现高于1.5%的年均增长,但可能仍低于G20成员的年均增长率。各国综合创新竞争力指数增长率将继续分化。俄罗斯综合创新竞争力增速可能下降,2030年俄罗斯综合创新竞争力增速可能被印度超过;巴西和南非增速低于五国平均值,南非有些年度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3. 现状:态势良好,但产出薄弱
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双边科技创新合作情况
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双边科技创新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基地和科技人文交流三个方面。
2007—2015年,中国政府支持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双边科技创新合作项目665项,投入经费27.29亿元,项目数量和经费额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材料、工程、信息和生命等4个领域。2007—2016年,中国共建设与金砖国家相关的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量为190个,涉及生命科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能源环境、农业等7个领域??萍既宋慕涣髦饕ㄖ蟹皆饧际跖嘌岛徒艹銮嗄昕蒲Ъ依椿ぷ骷苹?。
其中,对俄合作是双边合作的典范,主要方式为项目和基地;对印合作主要方式是人文交流;对南非合作主要是项目合作;对巴合作相对薄弱,人文交流处于起步阶段。
金砖国家科技合作产出情况
从总体上看,金砖国家合作申请的专利数量还很少。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为统计口径:截至2014年年底,金砖国家间合作申请的PCT专利合计仅有56项。中国同俄罗斯合作申请的PCT专利为46项,但远小于同期中国与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或组织的合作申请数量。印度同金砖国家合作申请的PCT专利为38项,排名第二。俄罗斯13项,巴西11项,南非仅有4项。俄罗斯与南非之间没有共同的PCT专利申请。
可以发现,金砖国家尚未形成紧密的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但拥有巨大的国际合作潜力。2015年,中国研究人员与其他金砖国家同行合作完成的发表物数量占其国际合作发表物总量的比例仅为3%。巴西这一比例为9%,俄罗斯为10%,印度为11%,南非为15%。
金砖国家优先合作领域和共同资助机制
2015年,金砖国家科技部长签署了《莫斯科宣言》,重点提出建立联合创新平台,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管理(由巴西牵头),水资源和污染治理(由俄罗斯牵头),地理空间技术及其应用(由印度牵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能效(由中国牵头)和天文学(由南非牵头)等领域加强合作研究。
经分析评估,信息通信技术、纳米和新材料、先进制造和机器人、空间系统和天文观测、交通运输系统、能效和节能、核能、可再生能源、矿物资源勘探开发和挖掘、气候变化、环保和灾害管理、水资源、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健康和医药及生物技术这些重大科技发展领域可纳入金砖国家科技合作重点领域清单。
2016年,金砖国家决定共同资助科研项目。2017年7月,在杭州召开第五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之后,各方共同努力,落实了共同资助项目。
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科技创新合作成效
先进适用技术惠及各方。金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在金砖机制内多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和金砖国家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合作,惠及当事国人民和所有参与方,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如中国地质大学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高砷地下水地区实施利用天然地质材料净化高砷水的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地饮水问题。
通过人才交流,加深了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的伙伴关系。在发展中国家领军人才培训框架下,中国为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构建中外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间长期合作关系,为加强科技人文交流、深化民心相通、提升能力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合作打基础。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通过承办“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数据共享技术国际培训班”,与俄罗斯科学院签署科学研究合作协议,为“中俄蒙国际经济走廊”科学考察创造条件。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加强与金砖国家其他四国在民生、基础前沿等领域共享科技资源,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科技创新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共同发展。如经巴西、中国、南非政府同意,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承担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南非地面系统建设”项目,使非洲南部13个国家共享相关卫星数据,用于农业估产、环境?;ず头涝旨踉值?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共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面向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结合金砖各国发展战略需要、现实基础和优势特色,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如中国、印度、南非共同参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增强了金砖国家在多边科技舞台的话语权。
4. 建议:多头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研究、顶层设计和国别政策调研,制定金砖机制下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方案。充分发挥金砖成员各自和整体的比较优势,建立区域联动合作机制,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共商共建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让广大金砖国家人民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加大合作力度。扩大和深化金砖国家政府间科技创新对话,鼓励在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优先领域开展多边合作。增加金砖机制下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的数量与经费,加强金砖国家内的国际合作基地建设,继续深化共建科技园区合作。
扩展人才交流。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进一步创新科技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交流信息网络,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以科技人文交流为基础和先导,为开展务实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条件支撑。建立金砖国家科技人文交流基金,增进金砖国家青年科技人才的交流互访。
共建共享技术转移平台。有效集成各国科技资源,加强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科技成果、人才资源的共享,建设金砖国家间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各国科技主管部门应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合作主体构建技术转移平台,充分发挥市场规律和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参与方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信息与技术服务,打破沟通交流的瓶颈。
发挥辐射作用。发挥金砖五国为所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国家的优势,通过金砖机制内和成员国所在区域的多双边科技创新合作,带动与中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国家的南南科技创新合作。
对接发展战略。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以及与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科技合作内容的对接,着眼各国发展急需,加强在能源、交通、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等举措支持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合作大项目。
切实加强大科学工程和基础研究领域交流合作。推动科技联合攻关,鼓励各国共同发起和开展重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定期举办大科学工程和基础研究领域专家研讨会,促进人才及技术交流,发掘合作潜力。继续深化各方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等现有大科学工程的合作,共享试验设备,共同开展联合研究。利用五国覆盖地球5/6纬度、60%时区的地理优势,系统建设对空监测、监控、遥感、遥测地面站。
完善产学研合作链,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合作机制。企业是国际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推动力,是产学研链条中最具市场活力的环节。应逐步改变当前金砖国家合作多为政府对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资助,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参与较少的局面。对已经具有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潜力的合作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给予重点支持。
(作者:金砖国家科技创新中方高级别专家组、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联合课题组)
【延伸阅读】
金砖国家创新概览
巴西:2016年颁布《国家科技创新战略(2016—2019年)》;实施《创新法》,推动科研人员创业。科技创新研究重点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和国防、饮用水、食品、生物群落和生物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气候、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能源、核能、卫生。
俄罗斯:2016年12月正式实施《俄罗斯联邦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聚焦的领域有航空航天、大洋、极地开发与研究;先进的数字和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制造系统;节能环保型经济,提高碳氢原料的开采和深加工效率;个性化医疗与精准医疗,合理利用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各类药物。
印度:2013年发布《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并将继续实施《印度十年创新路线图》(2010—2020年)。印度2010年科学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9,有望在2020年赶上欧洲科研强国;高被引论文数235篇,占全国科技论文产出的0.52%。
中国: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南非:2016年出台《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扩大南非国家研究网络建设,建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制定天文学国家战略,大力发展以SKA大科学项目为重点的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包括:天文、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医学等。
主要创新领域分述
金砖各国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金砖国家数字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包括:促进信息通信使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和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加强网络安全治理合作等。
科技创新对金砖国家普惠金融带来重大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是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印度利用信息科技的先进性、便捷性为普惠金融提供技术支持;南非快速发展的移动支付技术成为农村和低收入群体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新渠道。
金砖国家普遍制定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如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2017)、俄罗斯的2035能源科技战略,关注重点领域包括:核能、氢能、天然气、可燃冰等清洁高效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
金砖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人口众多。金砖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处于上升趋势,个别指标名列前茅,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さ戎疃喾矫嬗肱┮登抗牟罹嗾鹉晁跣?。(金砖国家科技创新中方高级别专家组、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联合课题组)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国家 金砖 创新 科技 合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