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卖身救弟”岂是长久之计
在大街上,一位女子哭哭啼啼,身旁的草席裹着死去的亲人。女子说话时带着哭腔:“这是我爹,小女子身无长物,唯有卖身葬父,还请各位可怜可怜我吧?!闭饫啾业某【?,我们一般只在古装剧里见识过。谁曾想,此情此景在现实中也会出现?
8月23日,济南山东省儿童医院附近,一名举着牌子的瘦弱女孩吸引了不少过路市民的注意。女孩名叫李晓晓,今年只有19岁,刚被齐鲁师范学院录取,为了拯救白血病的年幼弟弟,年轻的她在街头举牌“卖掉自己”筹钱。
这则新闻最大的看点,大概就是那位柔弱的女学生“卖身救弟”的悲壮行为。可我不禁要问,若此事不具备“女大学生”与“卖身救弟”这些吸睛要素,是否还能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那些同样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注定没法成为新闻热点的家庭,是否有被社会遗忘的危险?
李晓晓是幸运的。由于媒体的报道,当地民政部门为她送来了1.6万元,她就读的齐鲁师范学院也出资5000元,再加上在轻松筹等平台上的筹款,她的家庭已收到近20万元的善款。这些消息固然温暖人心,可一个疑问仍然萦绕我在心头:若非新闻热度够高,涉事各方又是否还能做到如此“反应神速”呢?
在这起事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是李晓晓即将就读的齐鲁师范学院,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学校倾力相助当然值得鼓励,但社会救济并不是学校的分内之事,如此角色错位,确实令人不安。
李晓晓需要的帮助本应来自于国家和社会依法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之下,李晓晓们才能不必再把希望寄托在“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上。在鱼龙混杂的网上,靠筹款者自己制造噱头引发社会关注,远不如正规化、制度化的社会救济来得靠谱。
李晓晓在街头“卖身救弟”时提出,愿意用一生的劳务工作换取弟弟的医药费。这种精神固然可敬,但把力气用错了地方。在当下的中国,这种有“卖身”嫌疑的约定不可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这起事件之后,我们更希望看到社会救济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帮助,而非再次让“卖身救弟”这样的新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卖身救弟 李晓 晓晓 长久之计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