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塞罕坝报道在全国林业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题: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塞罕坝报道在全国林业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三代塞罕坝人用了55年时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近日,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推出的系列报道,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尤其是林业系统职工对塞罕坝范例的启示讨论得更为具体和深入。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备=ɑ莅渤嗪辛殖〕〕だ蠲匀卑恿殖≈肮ぜ栊恋母冻龈型硎堋3嗪殖≡且黄缟乘僚暗暮1呱车?,经过十几年建设,如今已形成一条12公里长的沿海防护林带绿色屏障,有力抵御了风沙、台风和海潮侵袭,荫蔽着当地近20万沿海百姓的生产生活。
刘军和齐淑艳是塞罕坝林场的防火瞭望员,11年来“钉”在望海楼,坚守岗位的故事最打动国有林场的职工?!叭卑由ㄉ枘苋〉媒裉煺庋某晒氩豢窳秩酥醋?、坚守和无私奉献。塞罕坝精神这对我们一线林业工人来说,既有共鸣,也是激励?!蹦墓淘辛躺搅忠稻止衣砉盗殖〕〕ぢ砗暄∷怠?/p>
“塞罕坝的故事道出了很多林业人的心声,也为我们生态脆弱区造林治沙工作提供了借鉴?!蹦诿晒叛挪祭抵紊痴菊境なD晁?,塞罕坝还有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造林治沙。
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呈现交汇握手之势的阿拉善右旗,作为国有林场之一的雅布赖治沙站,近几年通过科学治沙减缓两大沙漠握手之势,让我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塞罕坝种植的樟子松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林场,但科学造林的精神激励了很多林场职工。“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如今剩下的造林任务都是些立地条件差、降雨量少的‘硬骨头’,这就更需要艰苦造林和科学造林相结合?!甭砗暄∷?。
贵州赤水市葫市林场工人黎思静说,非常感慨塞罕坝林场的建设成就,特别是它的高科技护林手段,让人印象深刻。希望越来越多的国有林场能向塞罕坝林场看齐,逐步做到科技巡山、精准护林、专业育林。
作为甘肃东南部重要天然生态屏障的李子园林场是甘肃小陇山生态建设的缩影。场长贾起翔认为:“森林资源管理必须讲科学。虽然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经很高了,但不能就此满足。我们力争到2020年再提高2个百分点,并提高林子质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p>
塞罕坝在林场人心中就是一座灯塔,很多国有林场与塞罕坝有着相似的昨天,塞罕坝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明天?!翱吹饺卑恿殖」と说脑炝旨栊粒梦蚁肫鹆宋颐亲约涸炝值木?。看到塞罕坝林场的宣传报道真的很开心,说明国家更加重视生态建设,更加重视林场工人的付出?!惫笾莩嗨泻辛殖〕〕ぶ雍槊魉怠?/p>
塞罕坝报道让新一代林场负责人看到了父辈的足迹,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敖魃指哺锹食叮埃ィ魑拿魇匝榍墓辛殖?,我们既要留住青山,又要探索出一条‘青山’变‘金山’的途径?!苯骶陨绞辛殖〕〕ぢ尴伤?,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改变“等靠要”思想,努力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的方向发展。
国家林业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塞罕坝林场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的标杆,激发了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全国林业系统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牢记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创业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追求,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不可替代的美丽家园。(参与采写:董建国、李平、吴锺昊、于嘉、王衡、赵倩)(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塞罕坝报道 林业职工 强烈反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