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精气神兼具 无真迹的大师展也能火
原作复制、高科技呈现、精心布展的形式,似乎“只有大师之名、没有大师之实”,观众为何会愿意为“无一件真?!钡恼估缆蛘?
8月20日,正在鸟巢文化中心展览的“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展厅里,人们在静静观赏。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大师有着不言自明的号召力,吸引来不少观众,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结伴而来的情侣,也有带着孩子的父母。

观众在现场参观米开朗基罗雕塑复刻作品。

观众在现场参观《大卫》雕塑复刻作品。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大三学生牛博赛刚走进鸟巢文化中心的展厅,觉得有点失望:“前面这部分怎么全是喷绘的复制品啊?!?/p>
过了一会儿,他给记者发来微信:“我刚才说错了,看到后面感觉太好了?!闭固镒?,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创世纪》湿壁画的临摹作品、古纸复制素描,以及《圣殇》《酒神》等翻模雕塑,其中尤为醒目的《大卫》雕像为世界上仅存三件之一的1∶1原模复刻。这位学了三年雕塑专业的大学生说:“近距离观察,能看清线条的作用、素描的节奏,看清雕塑上的起伏和深度,这是靠图片或讲解体会不到的。我觉得原作也好,复制品也好,其根本价值在于内容,不必太过纠结于形式?!?/p>
近几年来,“西方大师展”纷至沓来,无论是公立美术机构如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展”,还是商业机构如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展出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等等,都受到观众追捧,甚至出现一票难求、人数限流的火爆场面。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展览方式进入大众视野——采用原作复制、高科技呈现、精心布展的形式推出的大师展,似乎“只有大师之名、没有大师之实”,那么,观众为何会愿意为“无一件真?!钡恼估缆蛘耍?/p>
真迹不是展览标配
“我们强调的是‘最适合’的展览?!蹦癯参幕行淖芫砗⒉菟?。他介绍,“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是在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故居博物馆支持下,由意大利国宝级湿壁画大师安东尼奥·德维托和鸟巢文化中心共同策展的。展品共计105件,全都是博物馆级复制品,也就是说展品虽非原作,但是得到了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故居与版权方的授权以及意大利文化部的认定。
什么是“最适合”?韩劲草分析,首先要经典。随着我国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观众的艺术需求也在逐渐提升,经典作品的知名度高、号召力强。其次,展览能力适宜。大师真迹固然人人争睹,但从海外顶级博物馆和美术馆借展极为费劲,不仅手续和流程复杂,而且面临巨额押金、场馆恒温恒湿的高质量保障、安保级别极高等各种考验。而复制品展览是在专业与普及之间找到一条适合的中间道路。最后,鸟巢文化中心由北京鸟巢文化创意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属于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市场成本、风险和收益也是考虑的必然要素。
韩劲草讲述了展览引进中的一个小插曲:在策展过程中,意大利米开朗基罗故居博物馆提出有部分手稿原作可以一起展出,但鸟巢考虑到为了这几张真迹,在运输成本、场馆改建、安保等方面要多花费几百万元,成本压力传导到票价的结果是令其翻番,甚至翻两番,高票价门槛会使学生等主体观展人群却步,因而决定割爱放弃。
“有别于一般美术馆突出前卫性或学术价值的专业展,更不同于以‘大师’为噱头来获取经济效益或达到所谓‘导流’目的的商业炒作,我们是以向公众传播艺术、提供大众所能欣赏和理解的审美教育为目的,通过门票、衍生品等多种手段实现展览收益略有盈余,保证展览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焙⒉菟?。
对于真迹和复制品,韩劲草认为,如同我们欣赏和膜拜的王羲之书法作品都是历代临摹本,远非真迹,此次米开朗基罗展虽然没有米氏原作真迹,但展览并不是一个文字游戏,后代艺术家对于原作进行临摹式的、最逼近于真实情况的复刻式创作,其价值也是巨大的,而展览特别邀请安东尼奥·德维托现场临摹绘制米开朗基罗的湿壁画作品,则是活生生的“艺术真品”。
没有原作也能火
策展人周宜把她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称为“第一次吃螃蟹”。从2015年4月起,这场多媒体展已先后在上海、北京、杭州、青岛、厦门、武汉、郑州、南宁八个城市巡展,吸引了一百多万的观众。上海站作为巡展的首站,四个月的展期逾36万参观人次,平均每天有3000多人参观,不仅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展览,更是开创了商业展览的新模式。
立体生动的大屏幕加上环绕式的歌剧音乐,如同影院加音乐厅的全沉浸式体验效果,许多观众甚至在看完梵高的经典作品和生平介绍之后感动流泪?!按蠹乙郧翱吹木蠖嗍际窃谝帐豕?、博物馆举办的公益展览,观众基本上是小众的专业人士或艺术爱好者。‘不朽的梵高’颠覆了传统的展览方式,使用立体声多屏幕投影技术展现梵高的作品和人生,是一次多重感官的、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不过,多媒体展的难点在于内容创意、不断升级的技术手段以及展陈方式。”周宜说。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商业策展的先河,不但是展览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更是运作模式的创新——将艺术与商业跨界整合,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搭建以艺术展览与商业地产联姻的平台,打通文化产业链。展览现场,梵高原作复制的实体“梵高咖啡馆”、全场提供免费WiFi信号、微信扫一扫实时语音导览、全场允许拍照、鼓励刷屏……全新的互动体验令年轻人成为观展主体,玩得不亦乐乎。同时,主办方自主开发了近1000种衍生产品,包括印刷出版物、数码产品、生活日用品、家具用品等,还有与名家以及赞助商品牌合作的设计款产品。据统计,每一位来参展的观众,平均会花30元买一件衍生品带回去。
策展人周宜透露,“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接近二分之一的收入来自票房,另一半分别是衍生品和赞助,以上海一站为例,展览成本超过2000万元,总票房逾2300万元,衍生品的收入1000万元,赞助1500万元,在市场化运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艺术展览多元化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方说,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诸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巨匠,他们不仅展现了至今仍最经典的油画技术,而且都是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为一身的跨界人才,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极高,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也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此类“西方大师展”进中国,是很有意义的。
不过,质疑还是存在的。尽管“米开朗基罗国际艺术展”普通票价定为80元,韩劲草称为“只够买两个冰淇淋球”的价钱,还是有人认为花钱看复制品不值?!安恍嗟蔫蟾摺闭估酪脖挥行┕壑谕虏畚盎ㄇ碢PT”。丁方指出,此类复制品展览在宣传上只提出了“博物馆级”的概念,流于空洞?!案粗破芬灿泄娓窈凸使呃T谡钩率保靼旆阶詈檬悄芄话言斫睬宄?,把复制品的价值讲清楚,提供知识性,给观众扫盲,也是对观众负责?!?/p>
目前国内的大师展非常多,形式多样。但在引进西方大师展时,也经常出现争议。比如某展览打着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号,但其实只有一件莫奈作品,还仅是巴黎一个普通美术馆藏的作品;去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的德国知名艺术家基弗的展览,由于策展问题,艺术家本人不同意,闹出了开展前艺术家却发表声明要求撤展的尴尬;还有一些复制品展览,在宣传时故意鱼目混珠,给公众造成误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在刚刚看到米开朗基罗展览宣传时说自己“吓了一跳”,自己刚刚在佛罗伦萨看到真的《大卫》,它怎么来鸟巢了?不过他对此类展览还是表示认可,因为“极少有人能亲临现场直面大师们的真迹,复制品无疑是较好地让更多人领略大师名作的途径”。
编辑:杨岚
关键词:无真迹的大师展 无真迹大师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