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十号风球”下的香港
新华社香港8月23日电(记者郜婕 王小旎)23日上午,平日里川流不息的香港市区道路上,车辆寥寥可数,行人同样稀少。记者乘车穿行街头,随处可见的是关门歇业的商店、贴着交叉胶带的窗玻璃、被卷起并用绳索加固的户外大幅广告牌。
由于台风“天鸽”掠过香港,香港天文台当天上午发出5年来首次十号飓风信号,即香港市民俗称的“十号风球”。
对香港而言,台风是每年都会来造访几次的“常客”,但发布“十号风球”这一最高级别警告信号的情况却并不多见。据香港天文台统计,1946年至今,香港总共出现过15次“十号风球”,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7月。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的规定,八号或以上台风警告生效时,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雇员可以不上班?!笆欧缜颉毕拢愀鄱喔龇矫婀卜裣嗉淘萃?,包括大部分海陆空公共交通停运、日间学校???、除急诊外的公立医院诊所暂停服务等。
尽管大多数人都因台风有了“不必出门的理由”,但仍有一些市民步行到海边,见识难得一见的“十号风球”的威力。在香港岛西端的坚尼地城新海旁,临海的马路及人行道已经被涌上岸的海水淹没。一些市民站在人行道边,用手机拍下大风掀起大浪拍上岸的画面。一阵骤风扫过来,人们纷纷后退,靠墙站稳。
附近居民黄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下楼来海边“看风”。小男孩身穿蓝色冲锋衣,看到海水涌上道路就想冲过去踩水?;婆恳槐吡怠罢夥绾镁ⅲɡ骱Γ?,一边伸手拉住儿子。她告诉记者,上次挂“十号风球”时儿子还是婴儿,“他没见过这么大风,不知道有多危险”。
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子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有风暴潮加上涨潮,香港多处海域当天水位远高于正常,低洼地区出现水浸。他提醒市民,切勿外出追风逐浪。
社交网站当天被各种与“十号风球”有关的帖子“刷屏”。有网友戏称“天鸽”为“颠鸽”。有住高楼的网友表示,“十号风球”之“猛”,在“30层以上的楼都可以感受到晃动”。不少网友转发部分临海地区民居遭水浸的照片,表达关心。还有社交媒体账号向医护人员、纪律部队、维修工人、媒体记者等“十号风球下仍紧守岗位”的人致敬。
记者在市区多处看到,不少树枝被风吹断,落在马路上,还有一些树被强风连根拔起。截至上午11时,特区政府市政服务热线电话接到182宗塌树报告。
湾仔区跑马地附近一棵十多米高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整棵倒下,占据了一半马路。数名交通警察接警后赶来,一边引导路过车辆绕行,一边用斧子、锯子等工具分割树干树枝,并逐一移除。
从内地来香港工作5年的温先生在社交媒体发帖感慨,他5年前初到香港时就遇上“十号风球”,“在异乡的第一晚就在呼呼风雨声中一夜无眠”。
5年后再次感受“十号风球”,温先生多了些当年不曾有的体会。他告诉记者:“的确风很强雨很大,但我觉得香港对这种情况有一套很完整的制度,包括各部门分工、信息公开、公共设施服务等,做得很系统化,有一套流程可依。”
香港天文台在其网站上介绍,随着时代发展,热带气旋造成重大伤亡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城市规模扩大带来公共服务更高需求等因素,都使热带气旋对安全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天文台与各主要公共交通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务求各方面都有足够准备应对台风。
特区政府保安局当天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专责统筹各部门资源并作出适当行动安排。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张建宗当天上午视察这一中心时表示,本届特区政府一直强调“协作”精神,以为市民服务。
编辑:秦云
关键词:香港 十号风球 台风“天鸽”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