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练好“磨刀”功夫
看武侠小说时,我们总期待大侠的“绝招”。一来“绝招”功法盖世,威力强劲,读来过瘾;二来“绝招”常常一招制敌,哪怕对方强者如云,也能快速结束战斗,效率极高。这种又好又快的“绝招”,不仅是武林中人追求的目标,亦是诸多文人渴求的本领。
常听一些作家朋友感慨,某某作家乃文章高手,动笔晚,交稿却从来不迟,且水准稳定、质量上乘,写得又好又快。而自己想好主题后立即落笔,启动很早,却越写越慢,越写越吃力,拿出的作品也未必达到理想的状态,不禁感叹起自身天赋的差距。其实为文之事,虽有天赋之因,但更重后天习得??銮乙晕业牧私?,这些朋友天赋不差,常有佳作,未练成这又好又快的“绝招”,原因还在它处。
不禁想起之前采访过的一位节目制作人。在谈到节目录制的话题时,他说很多制作人一录节目就持续八九个小时甚至更久,且现场状况频出。而实际上这些工作量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差在哪里?就差在前期准备工夫没做到家。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越充分,节目录制就越高效越顺畅,所谓的突发问题就越少。状况多、耗时久的录制都差在前面“看不见的”工夫上。
我想这段话或许就是“绝招”的奥秘。我们看到的“又好又快”,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海面下的前期工夫才是撑起这份“又好又快”的根本。落笔前,素材搜集是否细致翔实,谋篇布局是否认真周全,观点思路是否清晰流畅,都直接影响着行文的效率和成品的质量。准备不充分就匆忙下笔,看似启动早,其实犹如贸然进入一片只知轮廓的竹林,没有清晰的路标,不知出林的路径,进得早,走出难。而准备功课做得足,犹如手持一张坐标明晰的地图,进林之前已成竹在胸。哪里是林中美景,怎样出林最快、最省力,一目了然。前期的案头工作做得越扎实,动笔前就越有底气,“又好又快”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平日里的知识积淀,对生活细节的留心观察,对社会问题的不断思考,其实也是“看不见”的准备功夫。“下笔如有神”来自“读书破万卷”。鲜活生动的好故事,来自于作家真实丰富的生活储备。文章涌出看似一瞬,但酝酿的过程其实早已开始。古人云“厚积而薄发”,令人惊艳的薄发,常是之前厚积的功劳。
为文犹如砍柴,不是开工早、洒汗多就一定最“出活儿”。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砍柴”快且多,奥秘就藏在这“磨刀”的功夫里。所以想练好这又好又快的写作本事,不妨先练好“磨刀”的功夫吧!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功夫 磨刀 绝招 其实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