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参观博物馆缘何成“逛市场”:高声喧哗 乱摸展品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众多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以感悟文明、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里,见到了诸多参观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其中个别不文明行为甚至影响了博物馆的正常秩序。
8月6日,星期天,上午9时30分许,记者赶到甘肃省博物馆时,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记者来到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地方,出示身份证领取参观券后,经过安检进入展厅。
资料显示,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有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共计3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1件(组),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参观者。进入一层大厅,除了普通话之外,各种方言钻入记者耳朵。
记者先来到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这里展出的是甘肃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化石,从太古代原始的菌藻类化石到有人类出现的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恐龙化石。
记者看到,展厅里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其中多数是孩子,小一点的有四五岁,大一点的差不多跟大人一般高。
总体上看,大部分家长带着孩子参观时能够小声给孩子讲解展台前的古生物化石,但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
在地层展示位置,1名中年男士带着自己六七岁的孩子看化石,由于孩子不够高,这名男士就让孩子蹬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观看。
在一具剑龙骨骼化石展位前,孩子们兴奋地大喊大叫“恐龙”“剑龙”,手舞足蹈,还有1名八九岁样子的男孩伸长了手想去触摸。而在展位前,明确写着“请勿触摸”。旁边的家长并未有任何制止的意思。
在古蟑螂化石展位前,多名家长和孩子先后趴在玻璃展台上观察,旁边的工作人员只好多次上前劝阻“请您不要按压展柜”。
随后,记者走进位于二楼正中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展厅入口处,左边是一幅东西方贸易交流三维立体电子展示图,图示上,东方的瓷器、茶叶、生姜等图标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西方的胡椒、葡萄、胡桃等图标则是一路向东,七八米宽的展示图前围满了参观者。
此时,1名中等身材、穿着志愿者马甲的男士正站在展示图前给大家讲解胡桃的传播过程及相关考古发现。一部分参观者呈不规则扇形围着他听讲解,其他参观者三三两两边观察展示图边聊天,还有两名家长则在给1名七八岁的孩子进行讲解。
记者距离讲解员差不多3米的距离,耳旁已是一片嗡嗡声,不能完全听清讲解员的讲解内容。
讲解员也注意到了周围声音过于嘈杂,停下讲解,提高声音,说:“请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讲解。”
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下,但参观者摩肩接踵,一批参观者离开了,又进来一批参观者,周围瞬间又恢复了嘈杂。讲解员无奈地摇摇头,继续他的讲解。
在讲解员带着大家往前走时,记者注意到,展厅地面丢弃有一个巴掌大小休闲食品包装袋,十分扎眼。听讲解的人群中,1名男孩手里拿着小袋零食,边走边从小袋中拿出零食往嘴里送。
国家旅游标志是一匹铜奔马踏着一只飞禽的图案,这个图案的原件就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名称为东汉铜奔马,青铜制品。
讲解员带着大家来到用方形玻璃柜罩着的铜奔马展台前说,给大家介绍一件国宝级文物,东汉铜奔马,它有一个浪漫的名字,马踏飞燕,但根据考古学家考证,应该叫马踏飞鹰,马蹄下踩着的是鹰隼而不是燕子。
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更多参观者,铜奔马的玻璃展柜前围了四五圈,大家一边听讲解,一边不时发出“哇”的赞叹声,也有闪光灯闪起来。
见此情景,讲解员提醒说,闪光灯会对珍贵文物的光泽和色彩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请大家拍照时关闭闪光灯。
但他话音刚落,伴随着咔嚓声就闪起了闪光灯。记者注意到,在他讲解的几分钟里,闪光灯不时亮起来。
就在这时,1名男孩的两手按在了玻璃展柜上。讲解员指着他说,小朋友,手上的汗渍会在展柜上留下污渍,请不要触摸玻璃。但小朋友并没有把手拿开,旁边的家长也没有制止。讲解员只好再次说,那位穿黄色衣服的小朋友,请把手拿开。这次,小朋友知道在说自己,把手移开了。在此过程中,站在他旁边的家长一直在打电话。
讲解员再次无奈地摇头。
当天记者看到的不文明参观高潮发生在一处游牧民族实景展示展台前。展台背景画是一幅祁连雪景,祁连山下是丰茂的草原,一条小河从草原中间穿流而过。背景画前面,是一块实景草地,展示的有马场、马匹、骑马的牧民。
由于讲解员讲得好,身边围拢的参观者越来越多,记者目测有三四十人之多。此时,展厅里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多,一眼望去人头攒动,聊天声、喊叫声、打电话声、小朋友的哭声不绝于耳。
“暑假参观博物馆跟逛农贸市场似的?!奔钦呱砼?名参观者抱怨说。
参观者向展台聚集时,1名母亲开始给自己的孩子讲解实景展示,声音比较大。讲解员显然忍无可忍,冲着这位家长说,请这位家长不要讲话了,也请大家保持安静,听他讲解。
这名家长反问一句她为什么不能讲。讲解员表示,他们是讲解员,负责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参观者是来参观的,不适合在这里讲解。
家长并不买账,接着反问说自己是给孩子讲解,难道也没有资格。讲解员无奈地说,如果大家都这么给孩子讲,其他人就没法参观博物馆了。
眼看争论升级,围观的参观者不干了,纷纷谴责这名家长影响大家听专业讲解。这名家长转身带着孩子去往别处。
中午时分,记者走出甘肃省博物馆,站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记者看到,参观票的背面明确印着参观须知,其中第三项、第四项提示: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请勿拨打、接听手机,请勿大声喧哗、玩耍嬉闹;展厅内请勿摄像,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及三脚架。
□ 记者手记
在博物馆的参观券上、在展厅中、在工作人员的口中,请勿饮食、请勿使用闪光灯、请勿大声喧哗、请勿触摸文物等警示随处可见,但上述不文明行为却时有发生。
一方面,随着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人们参观博物馆的有形“门槛”得以降低,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尤其是寒暑假或者节假日,博物馆人满为患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但另一方面,面对博物馆的各种提示,一些参观者面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劝阻和制止仍是我行我素,博物馆的管理者不得不采取制作各种警示性的标牌等措施,以提示参观者文明参观,甚至在正常工作之外,常设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无奈之下,一些博物馆不得不将原本开放展示的文物或标本用玻璃罩罩起来,防止被参观者损坏或破坏。
在这种背景下,博物馆的管理服务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公众提出了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甘肃省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 逛市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