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次贷?;瓯嫖鋈蚓弥?/span>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题:中国经济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次贷危机十年辨析全球经济之三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孙鸥梦
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全球瞩目,并已成为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的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韧性日益增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9%,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多家国际机构近期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些机构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进程稳步推进,经济前景得到良好支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下旬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增速令人鼓舞,增长质量也可圈可点。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并有继续扩大之势。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服务类价格走高。亚洲开发银行近期发布的《亚洲经济展望》报告说,国内消费和进出口增长使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有所改善。一方面,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公共支出不断扩大,支撑国内消费情况持续向好;另一方面,部分商品价格自2016年的低位温和反弹,叠加外需回暖,刺激了上半年进出口反弹。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中国居民的服务消费有望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摩根大通认为,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加上金融去杠杆冲击,可能会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看,消费、服务业的稳定扩张和民间投资不断上行为中国经济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着中国经济再平衡进程,中国经济所展现出的韧性令世界叹服。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源自其中产阶层持续扩张、科技创新进步迅猛以及政府主动应对城市化、老龄化等挑战并从中寻求机遇。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7月末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撰文指出,1997年亚洲金融?;⒑螅毒醚恕吩灾泄蟠萑脘鑫凶魑饷?,认定中国将步泰国、印尼、韩国后尘陷入?;泄迷鏊俳鲈诖文晷》呕?,接着便迎来增速连续超过10%的十年。2008年国际金融?;ⅲ泄靡廊槐3至私细咴鏊?。
罗奇同时抨击了以日本经验来唱衰中国的论调。他说,唱衰中国经济的人主要关注杠杆和房地产风险,担心中国经济增长陷入日本式的长期停滞。然而与日本相比,中国拥有更高的储蓄率和更低的政府债务率,从而形成了经济“缓冲带”,让政策空间更大。
法国《回声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得益于改革释放红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为经济新动能的培育与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欧洲智库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超过欧盟,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与美国持平,自然科学和工程博士数量超过美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到2050年成为科学创新全球引领者的目标,从而推动形成多极化的全球科学研究格局。
当前,全球经济迎来走出“大萎靡”的曙光,中国经济韧性也显著增强。但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等不确定性和风险依然存在。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应妥善应对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有效管控国内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去杠杆进程,未来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次贷?;?#32;全球经济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