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收藏老照片品味旧年俗
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很多藏友来我家,欣赏我收藏的那些年俗老照片。多年来,我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数十幅规格不一的反映春节习俗的黑白老照片。它们像录像机一样,记录下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行程。每每欣赏这些老照片,我和藏友们都陶醉在中华民俗博大精深的魅力之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岁月更迭,而丰富多彩的年俗却生机盎然地传承下来,并且赋予了各个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习俗所外化的人的精神风貌。一首童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北泶锪巳嗣嵌源航诘钠谂?。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孩子们最盼望的有两件事:放鞭炮、穿上一件新衣服。我收藏了两幅反映这一年俗的老照片。照片上,孩子穿着父母刚刚给做的花衣服,满脸笑开了花!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是物质匮乏年代孩子们对“幸福指数”的理解。另一幅照片是几个孩子在雪地里放鞭炮:一厢远远地观望,一厢战战兢兢地去点捻。那种既兴奋又胆怯、既小心又急切的心情跃然“片”上。
逛庙会、赶年集,是过年的“必备节目”。我收藏了多幅《赶年集》照片。照片上,人群在摊铺拥挤、商品琳琅满目的集市里鱼一般钻来挤去,选购着各式各样的年货。浓浓的年味把人蒸得既头晕脑胀,又心花怒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家家要购买年画、贴对联。我收藏的《写对联》的照片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炕上放着方桌,一家人围着“秀才”,看他当场写对联。红红的对联贴在了大门外,泛着油墨香的年画贴了墙,家里家外,因这几处点缀而顿时变得年味十足,生机勃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游子千里跋涉回家过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吃那顿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过年时,全家人团团围坐,老少同席,其乐融融。天伦之乐、人情冷暖,全在这一张《团圆饭》中了。我收藏了几张《团圆饭》的老照片,整幅相片构图自然,人物情绪饱满,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氛围。
“喧天锣鼓闹新正,村巷顿成不夜城。队队秧歌处处戏,冰灯影里舞龙灯。”春节期间,农村到处可以听到喜庆的锣鼓声,到处可以看到欢快的秧歌队。人们不顾严寒,在村头巷尾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我收藏的几张《扭秧歌》照片反映的就是这一年俗。那人山人海、喜笑颜开、掌声如潮的场面,洋溢着浓浓的年的气息。
我收藏的反映年俗的照片还有很多,如《祭灶》、《守岁》、《拜年》、《祭财神》、《贴福字》、《贴窗花》等。“读”着这一张张记录着春节行程和演变的黑白照片,我如同行进在东方古国民俗文化的长廊里,真可谓沉醉其中,乐不思蜀!欣赏这些年俗照片也因此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闲暇时,和家人、藏友们一起“读”着这些老照片,我们的思维立刻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中,那火红年代里的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又浮现在脑海中……
编辑:杨岚
关键词:收藏老照片品味旧年俗 老照片品味旧年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