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共享厨房:共享时代需要更多创意
在湖北大学风华园食堂内,大三学生杨海北开了间“共享厨房”,只要带上食材,花几块钱租用,人人都可下厨煮面条下饺子。(8月8日长江网)
最近,共享经济挺火,继共享单车大获成功后,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图书馆等一批打着共享经济概念的“新”东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生根发芽。无论是真的“黑科技”还是披着马甲的“伪”共享经济,或多或少都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讨论。
共享时代,能共享的东西很多,只要事先制定好一套共享经济的运行规则,就有广大的市场前景,而群众对于这些“共享经济”也是喜闻乐见的,大多对它们抱以“欢迎姿态”。但是,并非所有的共享事物都获得了好评。共享雨伞、共享睡眠仓等一批共享事物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然而,“共享厨房”在大学校园的生根发芽,舆论几乎一边倒,对其大加赞赏,不少网友表示“羡慕别人家的大学”“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地在宿舍用电饭煲了”。
笔者认为,“共享厨房”的大受欢迎,归根到底就是学校改变了以往“不近人情”的硬规定,面对学生的诉求变得人性化了。在此之前,相信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在宿舍使用电饭煲、锅炉等电器都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么规定,固然是为学生安全考虑,但终究没有满足他们自己下厨的诉求。如今,学??帕恕肮蚕沓俊保灰约鹤急负檬巢?,花上几块钱就能在学校食堂“开小灶”,既满足了学生“下厨”的欲望,又避免了安全隐患,一举多得。虽然现在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叫外卖,但偶尔与室友下下厨、聚聚餐,依旧是不少学生的需要。
在共享经济泛滥的时代,更多共享事物还在等着上马,如果总跟在别人后面“搞创新”,终归是难以成功的。共享经济走到今天,已经有共享单车珠玉在前,后来的共享事物只有另辟蹊径,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真正迎合群众的需要,才能获得成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共享 学生 经济 厨房 创意


冰城哈尔滨举行第四届采冰节
新一轮也门和谈在瑞典举行
利比亚可能于明年2月举行宪法公投
我国成功发射沙特-5A/5B卫星 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大雪”时节冬管忙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