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成型 专项规划密集出台
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也进入密集出台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科技部官网获悉,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构筑国家先发优势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必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以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的日趋成型,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颈。
瞄前沿 构筑国家先发优势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委日前联合印发《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1家以上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的LED照明企业,培育1-2个国际知名品牌,10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推动OLED照明产品实现一定规模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环境更加规范,为从半导体照明产业大国发展为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科技领域又一项发展规划。今年以来,仅从科技部口径便已公布了25个与科技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中,17个专项规划与民生和高新技术领域有关。有关医疗健康领域就有3个。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赶超引领的步伐?!笨萍疾看葱路⒄顾舅境ば韨姶饲跋蚣钦弑硎?。他透露,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将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科技部部长万钢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任务部署?!爸氐愦恿龇矫婕忧俊濉萍即葱碌南低巢渴鸷湍被汗怪蚁确⒂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万钢表示。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看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各个专项规划是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具体的关系。以农业专项规划为例,它是对我国“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科技的详细规划与部署,与科技创新规划具有一致性和衔接性,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粮食安全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如育种和种业工程,它必将成为今后农业科技领域的重中之重。例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在内的2020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在2030年需要实施的15个重大项目中,种业自主创新为9个重大工程之首。从单个品种培育到整个种业的创新,体现了国家对自有种业的重视?!痹谔傅焦嫉淖ㄏ罟婊胧婷裆⒏咝轮氐懔煊蚴?,李红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时称。
补短板 引创新源头“活水”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原始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短板。主要表现在,重大原创成果偏少;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在引领前沿方向、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方面欠缺;基础研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数量匮乏;基础研究经费稳定性支持机制有待完善等。
为此,6月8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明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加强前瞻部署,强化创新源头供给。具体来看,主要加强自由探索研究与学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变革性技术科学研究、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科研条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和加强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六大举措。
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是引入“活水”的捷径。为此,《“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要求深化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国际交流,支持和推荐我国科学家到国际学术组织交流和任职,选派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国外一流研究机构深造。大力引进从事科学前沿探索和交叉研究、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科学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重点学科领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创新团队,支持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华开展科研合作,成立研究中心。
事实上,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明确,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在服务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与2015版本相比,新增6条,删除7条。新增的鼓励类条目包括智能化紧急医学救援设备、水文监测传感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打印、加氢站、城市停车设施等。
促改革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不言自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皿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在“十三五”规划中也自然成为了热词?!啊濉诩湮夜靥迤教ńㄉ璩氏中赂窬?。全国各类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0000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1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超过3000家。30%的国家级孵化器建成科技创业孵化链条,专业孵化器超过40%,形成一批特色众创集聚区。”6月29日发布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未来将推进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毙韨娝?,从金融创新来说,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多元化和差异性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从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而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等。
另外,我国还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比如,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东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地方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不过,在许倞看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规划体系中的亮点之一。这不仅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也要全面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编辑:曾珂
关键词: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红酒“博物馆”迎客 5000多种红酒集中展出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11月14日议会复会
2019年“科学突破奖”举行颁奖仪式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