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密织生态安全大屏障——内蒙古辉煌70年系列述评之生态建设篇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4日电题:密织生态安全大屏障——内蒙古辉煌70年系列述评之生态建设篇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彭源
8月的内蒙古草长莺飞、天蓝水碧。北望神州,处处涌动着绿色的生机,一道亮丽风景线正徐徐展开。
七十载砥砺奋进,旧貌换新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内蒙古始终坚守绿色底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重措聚合力治沙造林,将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加牢固、织得更加繁密。
像?;ぱ劬σ谎;ど肪?/strong>
草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它不仅是天然牧场,更是阻止沙漠蔓延的绿色屏障。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草原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
回首上世纪末,受干旱少雨、鼠虫等自然灾害影响,加之超载放牧、乱开滥采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沙化退化严重。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的草原美景一度受到严重威胁。
守住生态红线,就是守住未来和希望。内蒙古划定基本草原红线,通过实行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围封转移”等措施,经过近10年探索治理,使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到44%,优良牧草比重提高到了81.1%,草原生态状况恢复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好水平。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自治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不断加强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生态状况整体持续向好,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十二五”期间,全区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天然林资源?;?、“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系列工程加快建设,每年完成营造林1400万亩以上。
与此同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保持“双减少”,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
漫漫黄沙“变身”林海草原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和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可以说内蒙古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防沙治沙、与天抗争的历史。
毛乌素沙地沙大风多、十年九旱。2011年始国家加大治理力度,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显著,沙害基本消失,过去的漫漫黄沙变成了林海草原。
这里是内蒙古人民持续不断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
治沙战场吹响嘹亮的“冲锋号”,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内蒙古下大力气防沙治沙,坚持全民尽责、全社会参与,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的重大转变。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沙害不除治沙不止。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让全区各个盟市几乎所有旗县都披上“绿装”,5年累计完成重点工程4040万亩,占全区同期造林总量的75%。
聚合力全民治沙,绿了荒漠富了百姓。位于北京正北方的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和乌珠穆沁两大沙地横贯其间,就像悬在北京头顶的一个巨大“沙盆”。近年来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在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下,农牧民自主治沙的积极性高涨,全盟非公有治沙造林主体达7万多个,探索出了一条由“治沙”走向“致富”的道路。
沙产业蓬勃兴起,开启治沙新动能。内蒙古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造林事业,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从而涌现出亿利、东达蒙古王、蒙草抗旱、和盛育林公司等一大批造林绿化企业,成为造林绿化的生力军,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发展与治理“双轮驱动”
?;ど肪尘褪潜;ど?,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性、统一性,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内蒙古既是资源能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对自治区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鄂尔多斯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总量巨大却结构单一,因煤而兴也因煤而痛,过去一段时间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高耗能、高污染让环境不断恶化。
为了改变这样的面貌,鄂尔多斯抓住国家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战略机遇,以打造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为目标,引导和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走资源转化增值、企业循环发展之路,在资源开采与环境?;ぶ湔业搅似胶獾?。
?;せ肪呈侵卮竺裆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笆晃濉笔逼谑俏诤J薪ㄊ幸岳捶⒄棺羁斓慕锥?,但是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到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
直面问题不回避,整改措施不松劲。近年来乌海市强化建立了空气污染预报预警、环评会商、产业限排限产等制度,重点对超标排放、矿区综合污染等问题进行整治,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了47天。
经过全区各盟市对资源开发项目的严厉整治,当前内蒙古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去年各盟市空气质量评价达标天数比例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内蒙古将继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内蒙古辉煌70年 生态建设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