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药贩子“温柔攻陷”老年人:防范意识弱内心寂寞
“苗医鲜药·苗仙咳喘方”、“唐通50·清除糖毒”、“名医养生堂·天山雪莲”……日前,刘洪斌冒充多个专家身份卖“神药”和保健品被揭穿,其“虚假医疗广告”事件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
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温情陷阱”,冲动购买高价产品;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观看电视养生节目,相信“养生名家”推销的“神药”,被骗去钱财。
医药销售代表打温情牌,温柔攻陷老年人?!笆迨灏⒁蹋颐枪厩肓酥淖揖侔烀浇沧?,邀请你们参加,还有礼品、赠品可以拿,你们一定来啊!”面对这些医药产品销售代表的温暖笑脸,一些老年人往往不自觉地跳进了温柔的陷阱。
记者从湖南省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株洲市80多岁的王大爷和老伴被保健品销售员忽悠去听“名医”讲座,听信他们卖的“天元胶囊”、“四怀糖脂安胶囊”能治高血压、冠心病,买回来近5万元的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成本仅4600多元。
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青睐参加“名医讲座”、“老年人保健座谈会”,由于贪便宜、内心寂寞等原因,难以抵挡推销者的温柔攻势,往往是领了几十元的礼品,心甘情愿掏出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高价的“神药”、“特效药”,最终快吃完这些产品后发现根本没有疗效,才知道上当受骗,而此时这些医药产品、保健品推销人员早就消失无踪。
据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江凤林副教授介绍,他曾接诊一位老年患者薛大爷,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多年,一直在医院老年心血管专科门诊随诊。突然有一天深夜,家属急匆匆打来求救电话,说老人快不行了,经医生急诊抢救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老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是出现了偏瘫。听家属说,前些日子老人遇上了一名药品推销员,不仅殷勤地叫薛大爷“干爹”,还时不时送一些小礼品给他,最后薛大爷给这位“干儿子”丰厚的回报,一次性购买了3万元的“特效药”。薛大爷忙着吃这些据说能“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把医生给他处方的降压药、降糖药及护心药统统晾在一旁,终于导致脑溢血而致残,懊悔不已。
养生节目推销药品成风。越来越多老年人观看养生类节目,购买“大师”“名医”“中医传人”推销的“特效药”,而这些产品往往涉嫌虚假宣传。
在长沙工作的白领吴丹告诉记者:“我爸爸自己迷上了养生节目,还推荐邻居一起看,在老人眼里,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权威性,他们一边看还一边做笔记。他们特别相信电视台播放的养生节目,有时候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广告,哪些是节目,他把节目里所谓大师的话当圣旨,还买过某公共频道养生节目中推荐的2680元的石斛,说是神药,产品寄到后,我看了标签,根本不是药品,其实是保健品,也不知道什么渠道来的,我还不能说这东西不行,否则老人不搭理我,还说我不孝顺!”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中心副主任陈光建说,一些保健品经销商、推销员为了推销产品,称其为包治百病的神药,老年人以为买的是药,其实是披上“药衣”的保健品,而保健品的疗效如何,监管部门难以认定,这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伪专家打着 “中医世家唯一传人”、“高级干部的健康顾问”等称号,将普通保健品吹嘘为能治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风湿骨痛等痼疾的特效药,给所谓的神药贴上“高科技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等标签,声称能够药到病除,“根治高血压、糖尿病”。
“目前,没有一种药能根治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是不可逆的。老年人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保健品不能用来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老年人应学会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江凤林说。
医药广告涉嫌夸大宣传成风?!肮鹆└嗪猩衩刂参锘钚砸蜃?,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风湿骨病,许多卧床多年的风湿病患者服用桂龙药膏后取得了疗效……我爸看了电视台播出的广告,买了十几瓶桂龙药膏,一瓶240元,后来才发现这个药的广告涉嫌夸大宣传?!痹诔ど彻ぷ鞯暮几嫠呒钦?。
记者从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食药监部门公布了桂龙药膏等23个违法广告品种,这些产品夸大产品的适应证、功能主治、适用范围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给消费者安全带来威胁。
老年人应慎用滋补药和抗衰老药
中南大学医院药学研究所所长、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龚志成教授告诉记者,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是用药方案简明(少而精)、小剂量应用、控制疗程、及时停药。目前老年人用药存在四大误区。
一是“点药吃”,在服药同时喜欢服用保健品,加大用药风险。记者发现,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还喜欢一边吃药,一边同时服用各种保健品、营养品,而一旦遇上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老年患者服药的种类增加,还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二是一些老年人有失眠症状,自行购买镇静催眠药物。专家指出,有些老年人因失眠、焦虑等症状会自行使用镇静催眠药,但是由于老年人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较敏感,且长期使用可产生生理依赖,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所以老年人不可常规服用镇静催眠药。
三是盲目相信医药产品、保健品广告,冲动购药。老年人关注健康问题,但因缺乏专业知识、分辨能力不高,很容易相信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上介绍的新药和“特效药”,这些广告往往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四是认为食用滋补药有益无害。专家指出,不少老年人以为凡是滋补药都能强身健体,多吃有益无害。如把维生素当作营养类药长期大量服用,反而导致中毒反应。血压偏高及血液粘稠度高的老年人,长期服用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反而会引起血压升高,其实“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才是应用滋补药的基本原则。
亟待构建合理安全用药体系
江凤林指出,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其肝肾功能调整给药方案,比如延长用药的间隔时间或改变剂量,使药物浓度达到治疗所需。
江凤林指出,有些药品广告声称包治百病,不仅治疗高血压,也治糖尿病、关节炎、胃病等;有些药品打着高科技旗号,宣扬是高科技产品;还有些自称“世界唯一”、“祖传秘方”、独家所有;还有些药品自称纯天然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使用该产品后不用吃西药,能取代降压药。老年患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到正规医疗机构看病,遵照医嘱用药。
龚志成说,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降低和防范老年人的用药风险,目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倡议成立“湖南合理用药科普宣教联盟”,联合全省医药科普宣教力量,通过义诊、宣教、培训等形式,提升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合理用药意识。
专家建议,在当今人口老龄化时代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等应共同构建老年人合理安全用药体系,采取相关措施严肃查处冒用 “中医药专家”、“养生大师”等名义推荐涉医药产品的不法分子,严格规范各地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督,加大健康宣教和合理用药知识科普工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药贩子 温柔攻陷 老年人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