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假装治污”挑战环保底线
8月1日,伴随着中央第七环境?;ざ讲熳橄蚬笾莘蠢《讲烨榭?,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已全部出炉。截至今年6月底,该批次中央环保督察的7个省份共问责4600余人,此外还开出了超3.6亿元的巨额“环保罚单”,多地因为在污染治理中有弄虚作假行为遭点名。(8月2日人民网)
环保督察中发现的“假装治污”问题,让人触目惊心。比如,天津市宁河区落实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敷衍塞责,为应付检查做表面文章,仅采取杂物堵塞排污口、设立挡水墙等临时性措施,管网建设等治本工程严重滞后。再比如,天津市静海区水务局为应付环境?;ざ讲欤嘣旎嵋榧鸵凸ぷ魈ㄕ?,影响十分恶劣。
以往,“假装治污”多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由于企业经营是市场行为,以获取经济效益为最大目标,一些企业缺少环境意识,不懂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或者因为治污成本较高,不愿主动治污,于是就置环境法律法规于不顾,顶风作案、污染环境。但如今,一些环境执法部门也深陷其中,成为“假装治污”的主体,就不能不令我们反思了。
执法部门“假装治污”,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环保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特别是涉及政绩时更是不重视环保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排污企业往往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当地政府力行地方保护主义,一味地纵容企业违法排污。
“假装治污”挑战环保底线,如果当地政府对违法排污企业一味迁就,就不仅有纵容的嫌疑,甚至可以称之为沆瀣一气,势必造成不公正现象,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爸位繁O戎卫簟?,要想彻底杜绝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必须打掉这些企业背后的?;ど?。中央明确提出要改变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不再以“GDP”论英雄,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损害生态环境将终身追究责任,给各级领导干部按上了“紧箍”。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环保政绩考核力度,加大环保问责追责力度,以倒逼各级党政官员摆脱畸形政绩观的羁绊,摒弃“假装治污”的投机心理,增强主动治污的积极性,靠实打实的环保成绩为生态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环保 假装治污 企业 挑战 保底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