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挫折足球”要适度 小球员自信热情需呵护
正值暑期,属于孩子的足球比赛遍地开花。和成年比赛不同,青少年赛事动辄就是几十支队伍、几百个孩子的规模,组织比赛不仅费心费力,还要掌握不少门道。
在日前举行的一项青少年比赛中,两支来自校园的中国高中足球队被巴西圣保罗俱乐部的梯队踢出了30∶0和29∶0的比分。如此惨败,不应由中国小球员“背锅”,而要归咎于组织者轻率地将校园足球队伍和职业队安排在了同一小组。要知道,校园足球是兴趣普及,职业足球则是精英培训,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客观存在且难以弥合的。在办赛之前,组织者就应该将实力因素考虑在内,否则,一边倒的比赛锻炼价值和意义何在?而且大比分失利对孩子的心理打击在短期内也难以平复。
足球运动有挫折教育的功能,小球员要在失败中学会坚强,但一定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不久前,一名西班牙梯队主教练被俱乐部开除,原因是他带领的球队以25∶0的悬殊比分击败了对手。俱乐部认为,尊重对手的行为固然值得鼓励,但对方小球员的自信心和对足球的热情同样值得?;ぁ?/p>
青少年足球比赛有其偶然性,出现大比分失利的“崩盘”局面并不鲜见。如何?;ず⒆拥淖闱蛉惹?,不让“崩盘”成为习惯,也对赛事组织者提出了要求。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名校足球论坛上,多名中外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校园足球分层次比赛的重要性,比赛必不可少,但一定要有清晰的实力划分。来自墨尔本大学的斯科特介绍说,澳大利亚会组织学校间的俱乐部赛事(每所学??梢杂涤卸嘀Ь憷植壳蚨?,为在校学生提供比赛机会,与此同时,水平比较高的球员参加国家级比赛,两个渠道基本不相往来。他表示,“通过实力较为接近的比赛,小球员往往能够收获更多,尤其是勇气、热情和信心”。
可喜的是,国内的青少年赛事也在发生改变。刚刚结束的北京百队杯足球赛,706支参赛队伍数量创出近10年来的新高,组委会按参赛球员年龄细化为10个组别,其中6—11岁每个年龄段一个组别,参赛资格的审核也更加严格透明。相比几年前按小学、初中、高中报名的粗放型分组,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目的只有一个——用公平的环境,回应孩子对足球的热情。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球员 小球 热情 足球



甘肃阿克塞丹霞地貌“藏在深山人未识”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28头鲸鱼搁浅死亡 画面令人痛心
欧洲政商人士呼吁维护全球贸易体系
非洲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全国政协
华盛顿举行迷你火车展览
走访世界最南端水电站项目
贵州黄平举行第三届飞来者大会
中欧论坛汉堡峰会聚焦中欧对话合作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