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最重要的小事儿——掏耳朵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茶余饭后或闲着没事时,就喜欢随便拿支“挖耳勺”———发夹、棉签、钥匙掏耳朵,觉得这样特别的舒服,有的家长甚至会定期给孩子掏耳朵,却不知这个习惯隐患多多,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在很多人看来,耳垢是耳朵里的垃圾,其实不然,它是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富含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它可以保护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它本身呈酸性,可以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还可阻挡灰尘、小飞虫等进入外耳道,?;す哪ぁ?/p>
一般情况下,耳垢会在我们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所以,常挖耳朵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外耳道有很丰富的神经末梢,经常刺激会导致神经敏感度升高,再加上如果过度清除耳垢,外耳道失去了它的?;せ岣用舾校跃突崽屯昊寡?,不掏更痒。当然,所有这一切还是在外耳道没有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如果有外耳道湿疹、霉菌或炎症,那么主观感觉会更痒!
有些人耳内耵聍腺分泌旺盛,耳垢不表现为块状,而是黏稠的液体,被称为“湿性耵聍”(油耳)。这类人群的耳垢生成速度比较快,一般需要三个月内到医院清理一次,如果工作环境灰尘比较多,请适当缩短清理时间间隔。
宝宝的耳道尚未发育成熟,皮肤娇嫩,而家长又不懂宝宝耳道的特点,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损伤,轻者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引起感染,甚至形成疖肿,重者会损伤鼓膜,病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影响听力。因此,家长不要随意给小孩子掏耳朵,如果耳垢太多,形成硬结,要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如果外耳道分泌物较多,也不必每天掏耳不止。建议一周左右清理一次为宜。
选择木质比较挺实的棉签,转动时一定要轻缓,免得棉签头折在耳道内。平时即使耳道内再痒也不要用指甲、钥匙、发卡之类尖锐物掏耳,没有经过消毒的物品,很有可能沾染病毒细菌,感染外耳道。
游泳时,水很容易进外耳道,使其变得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中耳炎反复发作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甚至失聪。游泳时,建议戴防水耳塞,有中耳炎或其他耳科疾病不建议游泳,或提前咨询医生。如果耳朵进水,千万不要用硬东西掏,因为外耳道皮肤被水浸泡后非常容易破损,进而造成感染。建议用棉签将外耳道的水分吸干或侧头跳,用手掌心对着耳朵压3~4次,使耳朵里的水流出。此外,呛水后,不要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子,以防病菌进入中耳腔。
夏天虫子多,耳朵进了虫子,咋办?千万不要自行用镊子或挖耳勺去弄,因为外道狭窄,一刺激小虫子,它会拼命往里面钻,很可能损伤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在家里,可以用食用油或白酒,滴入耳朵杀死虫子,然后到医院取出。
(北京老年医院主任医师李长青)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外耳道 掏耳朵 就诊 炎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