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加快港口升级换代 支撑全球贸易发展
中国交建:加快港口升级换代 支撑全球贸易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用“重要支点”、“重要枢纽”来形容港口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据统计,2016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港口中,中国占有7个席位。目前我国亿吨大港数量达34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00余个。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分布在长达1.8万多公里海岸线上的港口,有效支撑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作为国家队,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集成了我国港口建设的全部技术和能力,代表着国家港口建设的综合实力,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凭借一百多年的系统积累,中国交建在港口规划设计、码头施工、航道治理、地基处理、吹填造陆以及港机设备制造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从港口规划、设计、建设、装备供应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中国交建承建了我国几乎所有沿海等级以上码头的设计、建设,承建了几乎所有沿海港口的航道建设,为码头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装卸设备。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交建建设了一百多个深水码头,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中国交建为世界提供了80%以上的港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遍及98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现代化码头建设技术能力体系,满足港口发展需求
通过科技创新,中国交建掌握了大型、超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能力和成套技术,推动我国沿海大型、超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推动码头快速增加的同时,满足了港口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中国交建领衔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港口建设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突破,设计理念和方法有了较大提升,新材料应用研究取得巨大进步,相关的地基处理技术、新结构开发、装卸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港口设施大型化、与业化、现代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四大货类专业码头布局不断完善,主要港口航道等级10万吨级以上,专业化码头和航道条件适应了当代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发展。
中国交建作为主要建设者参与了上海洋山港工程。上海洋山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共分四期,从2002年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00亿元以上,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设计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集装箱。目前正在建设的洋山港四期工程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此外,中国交建建设了世界最大矿石码头青岛港董家口港区30万吨矿石码头、亚洲最大原油码头宁波舟山港45万吨原油码头、我国最大的内河水路铁路公路联运港重庆果园港、世界一次建设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散杂货枢纽上海港罗泾港区二期、青岛港前湾港区三期集装箱码头、秦皇岛港煤码头五期工程等众多大型港口。
拥有国际领先航道治理技术和世界最大疏浚船队
中国交建强大的疏浚能力全面深入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几乎所有沿海大型港口的成长与壮大。以北方大港天津港为例,一百多年来,中国交建在天津港及其关联水域完成了航道裁弯取直、三期建港、主航道的拓宽与加深、双航道建设、陆域吹填,以及十万吨级到三十万吨级航道一期等诸多重大工程,除为天津港吹填了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宝贵港口用地外,还为其开挖出一条水深超过21米、30万吨级船舶可通行无阻的黄金水道。
中国交建完成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水运工程,世界上巨型复杂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典范。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向内河的延伸,南京以下内河港口将比肩沿海港口,与国际贸易实现无缝衔接,5万吨级船舶可直达南京,第五和第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可乘潮通过,使国际远洋运输向长江深入约400公里。
拥有港口机械装备核心技术,实现港口运营的升级换代
中国交建港口机械装备工业从零开始,用20年时间实现了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后来居上,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交建振华重工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占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遍布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港口码头,连续19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交建于2002年开始在全球推广自动化码头设备,目前在欧洲、美洲、澳洲、亚洲共15个国家的26个码头提供了相关产品。为荷兰鹿特丹港、美国长滩岛港、英国利物浦港等全球重要港口的自动化码头提供几乎全部单机设备。当前正在研发推广全球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系统,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产品。能打造真正的“无人码头”,对降低码头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环保性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国内,除了将于今年12月开港试运行的洋山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外,早在2014年,首个自动化码头—由常规码头升级改造的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试运营,振华重工为其提供了全套设备系统以及自动化码头装卸软件控制系统。2015年7月,振华重工与青岛港携手打造亚洲首个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振华重工提供了7台岸桥、 20台自动化轨道吊和38台L-AGV自动化引导小车,以及码头的设备控制管理系统。
此外,借助全自动化码头系统的研发契机,振华重工探索与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合作,共同研究制订全自动化码头的标准,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积极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港口建设中落地应用
中交上航局承担的2013年国家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基于北斗兼容系统的工程船舶智能位置服务平台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2015年2月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成果已在中国交建近200艘工程船舶上成功应用,在项目生产调度、应急指挥、资源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中国交建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2014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应用示范发展专项,海洋开发应用领域的应用示范工作正在实施,专项重点支持建设北斗工程管理平台和相关基础设施,在海洋资源调查、水文地质勘查、施工作业、远海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装备,提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
用“发展港”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基础支点
中国交建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累计修建深水泊位95个、提供集装箱岸桥754台。其中重要的港口包括缅甸皎漂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卡西姆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卡塔尔多哈新港、埃及塞得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苏丹苏丹港、喀麦隆克里比港等、安哥拉洛比托港、尼日利亚莱基港、纳米比亚鲸湾港??梢运?中国交建承建的港口遍布海上丝绸之路。
海外港口之最:
厚植友谊最久的港口——毛里塔尼亚友谊港,1986年完工,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最早领先世界水平的港口——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1980年交付使用。
中国首个获鲁班奖的境外工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2009年获鲁班奖。
科技含量最高的港口——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2014年获鲁班奖,2015年,获詹天佑奖。
建设标准要求最高的港口——卡塔尔多哈新港码头及内防波堤项目。2011年开工,世界建港史上一次建成码头岸线最长的内挖式港口。多哈新港目前已命名为“哈马德港”。
地中海东岸港口——以色列阿什杜德港。2014年10月项目奠基建设。
建设中的西非第一大港——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2015年港口扩建项目开工,预计于2019年完工,扩建后的阿比让港将成为西非第一大港,将能够???5万吨级的船舶,吞吐量将从目前的60万标准集装箱增长至122万标准集装箱。(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王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港口 码头 中国 国交 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