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长缨锋刃 制胜先锋——走进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常规导弹第2方队
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1日电题:长缨锋刃 制胜先锋——走进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常规导弹第2方队
李兵峰、高明俊
军人生来为征战。出征,对于常规导弹第2方队参加受阅的上士陈海龙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常规导弹部队履行当主力、打头阵的神圣使命。不断出征和时刻保持出征的状态,是他所在的导弹旅一个最大的特点。
上高原、战戈壁、钻密林……每年,在他的履历中,都要增添几张执行重大任务的鉴定表。那是他在一次次出征、一次次“打仗”中,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获取的“成绩单”。
他所在部队列装的导弹,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精确打击“尖兵”,能够对要害目标进行“点穴式”打击。
前不久,在某导弹发射场上,作为号手的陈海龙,严格按照战斗号令,占领阵地、操作武器,将一枚导弹准确无误地送上蓝天,命中打击目标。
在建军90周年阅兵场上,他驾驶导弹战车,分秒不差地通过受阅台,展现出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待战状态。
而在离朱日和训练基地数千公里外的一个作战阵地,陈海龙所在的导弹旅官兵们,正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近几年,为了提升战备状态,这个导弹旅摈弃以前组织火力突击训练事先推脚本、做预案等做法,而是紧贴实战开展各项演训任务。如今,不打招呼、没有预告的随机拉动,成了“家常便饭”。
参加受阅的发射号手马景驰说,前不久,旅里组织实战化训练,官兵们在酷暑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按照导调命令连续展开多个波次火力突击,每次训练结束,官兵们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从“打弹”到“打仗”……一个个转变,见证了这支常规导弹部队随时准备打仗、随时能够打仗、随时能打胜仗的成长足迹。
在一次次的出征中,官兵们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加大创新实践力度。他们研制的“数字化”训练弹与实弹信号相同、现象一致,能随机设置故障,随机组织课目导调,有效提升了训练的质量效益。
每年实装操作考核,这个导弹旅都要和这个“数字化”训练弹较量几个回合。导调组、考核组设置的各种高难课目,让操作号手在反复的较量中,不断提升特情处置能力。
“出征,军人就要闻令而动,直指打赢?!辈渭邮茉牡恼绞客跷八怠?/p>
2015年秋,西北大漠,随着一声“点火”口令,这个导弹旅参加全军的检验评估考核,以发射弹量最大、毁伤目标最先、打击波次最多、命中精度最高,受到上级高度赞扬。
“出征,要敢于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受阅战士仪猛说。他的家族中四代从军、三代参战。能够参加这次阅兵,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去年,由于工作需要,仪猛转岗到另一个导弹保障岗位。他从头开始,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总结不同任务性质、不同季节变化规律,制订出相应的保障方案,确保导弹武器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仪猛只是这个导弹旅官兵的一个缩影。5年来,这个旅历经3次转隶调整,武器装备多次换型升级。尤其是当前,在全军改革大考中,他们把每一次转型,当作一次自我重塑,不断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
他们破除实兵演练程式化、指挥口令复杂化、操作动作队列化等形式化问题,将人员、装备效能发挥到极致,大幅缩短作战反应时间,多项成果在火箭军实战化训练观摩会上被推广。
“我们要在加快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成长为长剑新锐?!笔茉姆蕉铀诼谜喂ぷ鞑恐魅涡旖ň?,方队所有受阅发射车均参加过实弹发射、红蓝对抗等重大任务,90%的官兵经受过重大任务的洗礼。
长缨锋刃、制胜先锋。一枚枚大国长剑行进在受阅之路上,向着能打胜仗的目标,不断前行。(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 常规导弹第2方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