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红色记忆>革命先烈 革命先烈
陈树湘:湘江英魂,永远的祭奠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题:陈树湘:湘江英魂,永远的祭奠
开栏的话: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辈出,群星灿烂,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有威武不屈的英雄,有为民赴难的英雄。他们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他们的先锋事迹和榜样作用,历经风雨而不朽,饱经沧桑而弥新。
时代需要英雄,事业呼唤英雄。今天,我们缅怀英雄,就是要发扬其精神,继承其遗志,争做新时代的英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贡献!
建军90周年之际,新华社推出33位(个)有代表性的英模人物和英模单位,组织记者深入采访,以期追寻优良传统、红色基因的当代价值,弘扬砥砺奋进、强军兴军的强大正能量。即日起,《英雄》栏目推出这个系列报道。
新华社记者樊永强
韩京京的追寻之路是从父亲去世那一天开始的。
韩京京的父亲、开国中将韩伟是湖北黄陂人。1992年,86岁的将军弥留之际,却对儿子说出了要“魂归闽西”的夙愿:
“湘江战役,我带出来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钭挪荒芎退窃谝黄?,死了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20多年来,韩京京追寻着父亲和战友们当年的足迹,从文家市到三湾,从井冈山到龙岩,最后来到了湘江之畔。寻找烈士遗骸,立起英雄墓碑,一步步完成着父亲的遗愿,也一点点走近了“义父”陈树湘的英雄世界——尽管他们从未谋面。
这是一场跨越八十年的追寻。
血战湘江之侧,“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韩京京的记忆中,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湘江战役。直到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要编写《红军长征回忆史料》,韩京京才从80岁的父亲那里听到这场惊天动地的鏖战。
“父亲显然是把这段历史完好地保存在内心深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焙┚┧?,“其间,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怎样的纠结,我并不知道……”
在韩伟将军一气呵成写就的回忆录《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中这样记述:“弹药打光了,红军指战员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敌人拼杀,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山上的松树烧得只剩下枝干,但同志们仍英勇坚守阵地,顽强战斗?!?/p>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经此一役,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人。
最惨烈的战事发生在担负总后卫的红34师的阵地上。最终,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率领下,以全师官兵的壮烈牺牲完成了阻击敌人、?;ぶ醒牍睦分厝巍?/p>
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整师整团遭受损失。
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韩伟和陈树湘就一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并肩战斗。湘江战役时,陈树湘担任红34师师长,韩伟担任红100团团长。
他们在部队突围时曾留下最后的生死约定:“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p>
最后,当时只有29岁的陈树湘伤重被俘。
“陈树湘大爹爹硬是从伤口处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绞断,也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而我父亲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也从宝界岭的大山上跳了下去。”韩京京谈到这里几度哽咽。
万幸的是,韩伟跳崖后被当地群众救起。韩伟也成为红34师唯一存活的团以上领导干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无论职务和地位多么显赫,闽西和湘江都是将军一生的伤痛。
在闽西革命公墓内安放的20位将军中,韩伟是唯一一位非福建籍将军。
“生不能相伴,死却要相守。”韩京京说,“父亲是以这样的方式,守着那片用万千闽西子弟的生命为代价换取来的幸福家园。”
牺牲79年后,终于找到了英雄的遗骸
2009年,湘江战役过去75周年的日子,韩京京遵照父亲遗愿在湘江之畔为红34师牺牲的六千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
因为找不到适当的言词来祭奠,最后只好在基座上刻下了:“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 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2013年,湘江战役79年后的端午节,韩京京终于找到了陈树湘失去了头颅的遗骸。
当年陈树湘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后,敌人不甘心,又残忍地砍下了他的头送往长沙领赏。他怒瞪双眼的头被悬于长沙城小吴门外,俯视着从小生活过的清水塘。
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师长,用如此壮烈的方式回到了故乡!
陈树湘烈士的无头遗骸与一同牺牲的警卫员,被当地百姓趁黑夜埋在了潇水堤岸的斜坡上。
2013年,韩京京几经周折找到这里,经过详细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了烈士的身份。
肃立在陈树湘的碑前,韩京京和爱人张微微的泪水止不住淌了下来……他们摆上两盆鲜花、从北京带来的二锅头、从闽西带来的点心,一声“大爹爹,我们来看您了……”叫得撕心裂肺!
“陈师长没有后人,连外甥、侄子也没有。更让人心酸的是,他留下的唯一一张画像还是根据我父亲的口述画下来的……”讲到这里,韩京京早已泣不成声,“就让我们来当陈伯伯的儿女吧!”
2014年,陈树湘牺牲80周年纪念日时,韩京京请雕塑家为陈树湘塑了像。三尊标准像,一尊被他的故乡长沙博物馆收藏;另一尊赠给了他早年带过的红4军特务大队——如今的某部红3连。
“还有一尊安放在我们家中,与我父亲的像肩并肩,就像他们当年一起战斗的岁月那样?!焙┚┧?。
没有句号的追寻,永远的祭奠
红34师是一支基本由闽西(龙岩市、三明市)子弟组成的英雄部队。
父亲魂归闽西,韩京京的心也留在了这片走出十万红军但“十之九九”都为新中国捐躯的热土上。
2009年韩京京会同福建龙岩市、三明市政府开始了一项漫长的工程:查访闽西每一处村落,搜寻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将士名单。
这注定是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追寻。
最终,他们找到了1000多个红军烈士的名字,全部刻在花岗岩石板上,连同无字碑一起矗立在湘江之滨。
赖老石头、马二二、陈三哩子、李矮六、戴七子、李四古佬……这一个个在今天看来多半都不能算作名字的烈士英名,接受着后人的祭奠和景仰。
“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韩京京说,革命历史上的无数英雄都没有活到胜利的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没有来得及让别人树碑立传,也没有机会返回故乡光宗耀祖,“作为后人,我们的职责就是不能遗忘?!?/p>
血洒湘江的6000闽西子弟兵,家乡的父老乡亲从来都没有忘记。
去年,史上首部反映闽西六千将士浴血奋战最后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的革命史诗大剧《绝命后卫师》在央视播出,好评如潮。
英雄归来、悲壮重现的一刻,有人感慨地说:“《绝命后卫师》证明了中国人民是用生命和鲜血,来投中国共产党的赞成票的。”(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陈树湘 湘江英魂 永远的祭奠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