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董其昌与文物收藏理论著作《骨董十三说》
《骨董十三说》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文物收藏理论著作,目前公认其作者为文人画家董其昌,不过这也值得商榷?!肮嵌保垂哦?、古玩的旧称,古或是骨的同音转义,是古代遗存的有价值器物的统称,《骨董十三说》中是这样定义的:“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十三说”,就是以十三个小段落分别论述古董。
明代把古器物赏玩看作生活的美学,这与明代之前对古器物鉴定的“正经补史”考释意义是不一样的。“骨董”一词最早是从宋代开始的,最早文献记载可见于北宋《陵阳集》卷三中近体诗“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乞得金多未为贵,归来著眼看家珍”。该诗中所说的“家珍”与“骨董”是同一个意思。但是“骨董”一词作为“古董”之用并不清楚,明代万历年间张萱《疑耀》卷五有“骨董”一条:“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今人作古董字,其意不可晓?!逼涫担未角宕嗍褂谩肮嵌币淮?,明晚期才开始称“古董”,“古董”较“骨董”更文雅些,更加符合文人士大夫的意趣和气质,而到清末后则常用“古玩”一词了。

南宋,“铁线巷陈二郎十分金”金叶子十片。
纵览全篇,《骨董十三说》借物育人,看似简单的道理,今天我们读来,似乎仍不过时??臀嵌⒚?,为全篇定下从“格物”到“平天下”的境界格调。主体部分进而阐明由“垫物”到“天下”的古董意蕴,收藏者中“贤者”“贪戾者”“拘谨之人”的差别,“用物”“我物”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区分。最后三说分别对4类11种骨董进行叙述,依次为“金玉”“书画”“琴?!薄按善鳌?。结尾再一次总结:“人莫尚于据德游艺也。立身以德,养生以艺。先王之盛德在于礼乐,文士之精神存于翰墨。玩礼乐之器可以进德,玩墨迹旧刻可以精艺。居今之世,可与古人相见。在此也!”《骨董十三说》始终提倡的是以古养志,在“养生供物”的感性张扬中,提出“即物见道”的观点。
《骨董十三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于其阐述的道理发人深省,同时还因为它的作者被认为是大大名鼎鼎的书画家董其昌。董其昌不仅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更是一位富甲天下的收藏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很大。只是,《骨董十三说》原创作者是董其昌一说,却也有不少的疑点。
首先,在最原始的文献查询中,刊出者反对直接将该文署名于董其昌。现知该文最早刊行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即杨文斌香海阁刊本,该刊本是与陈原心《玉纪》合刊的,但封面、扉页及正文首页均未标出原作者。也就是说,《骨董十三说》最早由杨文斌在光绪二十三年从董其昌书帖中录出刊行,不过杨文斌没有将董其昌直接认定为作者,相反提出了董其昌不是作者的疑问,香海阁刊版本的跋中直接标明了这种疑虑:“光绪丁酉春,有人持丛帖求售者,后附此帖,统计十四则……中有‘十月二日书’,又‘舟行临平道中二日书竟’,末赘‘天启元年二月望日书竟’。细玩词意,似是从他处录出,又似先成前数则,续有所得,又成若干者,无从悬揣……遂录出付诸手民,以广其传。”,从原帖款识来看,《骨董十三说》只能说是董其昌所书,内容是否为其创造无法确定。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摩羯鱼耳大罐。
其次,与董其昌相关的史料并没有相关记载。董其昌主要文献《容台集》是在崇祯三年(1630年)由其亲手完成,其长孙董庭辑次的,计有诗集4卷、文集9卷、别集4卷。那时董其昌已76岁高龄。崇祯七年(1634年),董其昌对《容台集》进行增补并开始重印,计有诗集4卷、文集10卷、别集6卷。该集子内容浩瀚繁复应当涵盖董其昌毕生所著,不过遗憾的是,《容台集》中却没有收录《骨董十三说》或相关内容。王永顺主编的《董其昌史料》中,作者甚至将《骨董十三说》放在“著述考伪”中。再如任道斌《董其昌系年》、郑威《董其昌年谱》、马躏非《董其昌研究》,以及《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汇编》《董其昌研究文集》等,均未见著录和征引此书。从大量的书画题跋以及后人汇编的相关史料来看,董其昌的收藏兴趣主要在于书画,对于古器物收藏与鉴赏可能较少涉及。
最后,香海阁刊本之后的版本都习惯于将《骨董十三说》署名于董其昌,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加上没有其他明确作者署名的证明,因此后人也很少怀疑。之后该文的其他版本,如美丛本、西泠本、静园本、日译本、中华本、金城本,出版者均直接将董其昌标为作者,1914年该文被收入《美术丛书》二集第八辑,同年西泠印社以聚珍版印行,后又收入《静园丛书》;1926年日本著名学者大村西崖将其翻译成日文,由东京美术学校清?;岢霭娣⑿校?989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影印本,1998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过影印本。目前所常见版本是2012年分别由中华书局和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显然,绝大多数学者在著述中习惯性地将其著作权归于董其昌,所以使得今天的学者引用很少怀疑这一点。
无论怎样,《骨董十三说》为我们提供一部关于时代文化生活的典籍,呈现的是时代的藏物、观物、用物之道。若依文献推测,董其昌可能只是《骨董十三说》的书写者,不是著作者。即便如此,《骨董十三说》思虑深邃、论述精辟,绝非普通收藏品鉴之作,对古董认知的境界与董其昌的学识修养可堪媲比,不管作为创作者还是抄录者,其功不可没。
(作者:陈红玉 单位:北京社科院)
编辑:杨岚
关键词:骨董十三说 收藏 古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