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赑屃”驮石碑 体现“厚德载物”


泰山岱庙宋代赑屃

武当山的赑屃

明代影壁赑屃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赑屃
在古代的石碑下面,经??梢约叫嗡凭薰甑谋?,现在人们习惯称它为赑屃。传说赑屃是龙之九子之一,它的形象,早期似龟,以传说中的鳌为原型。至明清时期,则变成龙头龟身的形象。
赑屃又名龟趺、霸下
原型乃古代传说中的神龟或巨鳌
古人凡兴建寺庙道观等大型建筑,必刻石碑以作纪念,石碑之下通常有碑座,而碑座的形状也颇为独特,看上去就像一只大乌龟,它的名称也很奇怪,叫做赑屃(音“毕细”),又名龟趺、霸下。
传说赑屃是龙之九子之一。明杨慎《升庵集》载:“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音‘毕岸’),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音‘滔贴’),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音‘牙自’),性好杀,故立于刀镮;八曰狻猊(音‘酸泥’),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p>
好负重的赑屃,它的原型是什么?有人说它本是大禹治水时的神龟。据说这只神龟常背起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被大禹收服,帮助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后,大禹把它的功绩刻在石碑上,让它自己背起,后人称它为赑屃。有人认为它的原型是传说中的巨鳌。传说中的巨鳌力大无穷,据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担心天掉下来,便断鳌足以立四极,使大地得到支撑。又传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浮动在水上,不能固定下来。居住在仙山上的神仙深以为虑,便将此情况禀告天帝。天帝担心这些仙山流于西极,使众仙失去居所,于是命15只巨鳌分作三班用头托住仙山,仙山才得以稳定。后来,人们便按照鳌的样子雕成石鳌,让它们背负沉重的石碑,并称之为赑屃。
赑屃的形象,又有点像古代传说中的玄武,故又有人认为赑屃是由玄武演化而来。但玄武是龟蛇合体,与赑屃有很大区别,且玄武是北方之神和水神,古代并无玄武变出赑屃之说。赑屃的原型,应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龟或巨鳌。这一观点,对照早期的赑屃实物,可得到证实。
早期赑屃多为巨龟形
明清才出现龙头龟身
留存至今的赑屃,多为明清时期的雕像,少量为唐宋时期的遗物,唐以前的赑屃则甚为罕见。而早期的赑屃,多为巨龟形,至明清时期,才出现龙头龟身的形象。2006年6月,河北正定出土了一尊巨大的赑屃,虽有残缺,仍重达107吨,专家经过考证,认为这是一尊五代时期的赑屃,它的制作者有可能是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它形似一只巨龟,头略抬,颈前伸,眼睛又圆又大,相比之下,两只耳朵看上去很小。鼻头宽,鼻孔圆,两只尖牙外露,大嘴紧闭,给人的感觉不是凶猛,反而有些憨态可掬,龟形特征十分明显。
宋代的赑屃,也是龟形。如泰山岱庙前有数座宋代石碑,分别是大观圣作之碑、宣和碑、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宋封祀坛颂碑等。这几座碑下面的驮碑赑屃,就完全是龟的形象。而岱庙的金代石碑和元代石碑,碑下的赑屃与宋代赑屃形象很接近,可见早期的赑屃,是参照龟类的形象雕刻成的。不过,赑屃和龟虽然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没有,且赑屃背甲上的甲片数目和形状与龟类也有差异。
至明代,赑屃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头部似龙。如武当山有赑屃亭12座,驮着皇帝的圣旨碑文。这12座赑屃亭分别位于玉虚宫、净乐宫、紫霄宫、玉龙宫、南岩等处,驮碑总重在60~90吨之间。赑屃的形象,已与龟类有明显区别,虽皮披龟甲,但头似龙首,且头上有角。至清代,赑屃已完全是龙头龟身的形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种特征的赑屃随时可以见到。同时,清代的赑屃还出现了一些更奇特的形象,如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有一尊形制颇为奇特的无名碑,其碑下的驮碑赑屃明显有别于其他同时期的赑屃。它的头上不是单角,而是双角;身上不是披着龟甲,而是披麟;赑屃的尾巴通常很短,但这尊赑屃的尾巴却很长。这种形象的赑屃,可谓罕见。
昂首负重 显示强大的精神力量
龙生九子之说,传说已久,至明代才有文字记载。因明代以前未见驮碑石雕动物为赑屃之说,有人质疑驮碑动物并非龙子,而是鳌。证据是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卷三“赑屃鳌座碑”条称:“造赑屃鳌座碑之制,其首为赑屃盘龙,下施鳌座于土襯之外,自座至首,共高一丈八尺,其名件广厚,皆以碑身每尺之长,积而为法?!庇殖疲骸镑∽撼け侗碇?,其高四寸四分,驼峰广三分,余作龟文造?!币蚨衔椎呐塘攀勤P屃,碑下的驮碑座是鳌座,赑屃是龙形,而不是龟形。这种说法也证实了明以后所说的赑屃原型其实就是鳌,《营造法式》称它为鳌座,明以后称它为赑屃,名称虽不同,实物还是一样,因而没必要为此争论不休。
遍布全国各地古建筑中的赑屃,多为石雕,部分为铜器。大多数承载着沉重的石碑,有时甚至背负着巨大的影壁。它的样子,总是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地面,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它身上,体现了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淀的结晶。同时,它的造型还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现在很多人将赑屃视为吉祥物,并参照它们的造型,制作成龙头龟的形状,材质有玉石、铜、陶瓷等,寓意长寿、负重、镇煞迎福,是很有特色的工艺品。
编辑:杨岚
关键词:“赑屃”驮石碑 厚德载物 赑屃又名龟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