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让经典阅读在年轻人中复归
大学生离文学经典有多远?早在多年前,就有学者发出如此喟叹。遗憾的是,十多年过去,尽管浅阅读、碎片阅读的争论不曾休止,但这一社会隐忧似乎也并无缓解之势。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只不过以白纸黑字的调查数据,再次证实了经典阅读存在的忧虑。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相信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分歧。经过时间的淬炼,所谓经典,总是能在其中寻觅到对人之处境的真切关心,对人在这个世界上之命运的周彻认知,对人内心经验之感同身受的体谅,在“立真理”“立人”的层面上让参阅之人认识世界、观照自我。这也正是梁启超先生在《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后的附言中所说的“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总要彻底地了解它,才不至于产生社会意识隔阂”,“另一方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事接物,常常仰仗它给我们光明”。
敬畏经典、阅读经典,在多年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及社会化过程中,早已成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共识。也因此,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下滑,并不是指无经典可读,也不是指不认同阅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更集中呈现为无心读或者读不下去。
经典中所凝练的深邃和智慧,决定了经典必须是用来“啃”的,相对于畅销书等的“淋漓尽致”,并不能算得上是愉快的体验。加之升学就业的压力、读图时代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碾压”,加剧了经典阅读的失落。功利化、快餐化等趋势之下,加剧了学生群体的时间焦虑,对经典进行边缘化处理,就是虽有无奈却似乎“应然”的安排。
对经典阅读心向往之,但却有心无力,这应该才是经典阅读?;钗逦谋泶铩>湓亩猎诖笱禾逯械霓限尉车?,有着时代大背景及与现实交织的诸多复杂原因,比如经典教育缺失、社会生活变迁、娱乐文化挤压等。而且这一问题的严峻却无形、繁复又自成生态的特点,决定化解这一?;且桓龀て诘摹⑾低承缘墓こ?。观念水位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内生动力的生发也是厚积之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方可能是正解。
经典阅读要在重重困境中实现突围,应依赖于整个阅读生态系统的重启或重塑。如果包括高校、出版界等在内的多个链条没有“新动作”,单纯喊口号提倡处于阅读终端的学生群体沉潜经典、专注阅读,想必结果还是“照旧”。让经典阅读的习惯在新一代年轻人中复归,大学不妨在做好引导的同时善意地施加一些阅读经典的压力,正如克利夫顿·费迪曼在《一个年轻作家的读书经验》中所说“过了17岁以后(有人会延后一两年),就是书来选你,而不是你选书了,你必须在某种限制下去读书”。图书馆和出版社也应担起“诠释经典”的重任,通过创造软硬环境,比如打造经典阅读室、扶持阅读自组织等,在引导方面有所作为。
开卷有益,更何况是经典。每一颗崇尚经典的心都应给予呵护与珍视。经典阅读的?;挥挚浯螅惨鞣涝谀旮匆荒甑摹袄抢戳恕敝行纳槟竞推>?。在“大学生离文学经典有多远”的喟叹过后,每一个“局中人”或“局外人”都应再问上一句:“复归经典阅读还有多远?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经典 阅读 复归 年轻人 人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