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推进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力量之源
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总目标。那么,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什么?支撑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力量来自何方?要而言之,党的领导核心力量、人民主体力量、民族凝聚力量,构成了奋力推进和实现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的力量之源。
党的领导是推进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的核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蔽鞑毓ぷ鞴叵档澈凸夜ぷ鞔缶?,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西藏在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历史阶段的60多年里,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祖国大家庭中蓬勃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换了人间’,对广大翻身农奴来说是‘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党的领导与实践贯穿于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和平解放西藏,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在酝酿和探索解放西藏的过程中,考虑到西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和平解放的方式,于1951年5月23日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至此,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实现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开创了西藏各族群众掌握自己命运、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西藏反动上层为了维护农奴主阶级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根本反对改革,蓄意违反《十七条协议》,1959年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西藏人民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与西藏人民一道坚决平息了叛乱,并在西藏进行了一场彻底摧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民主改革运动,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1954年11月,中央提出了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意见;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从制度上保障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政策在西藏的实现,保障了西藏各族群众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推进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西藏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980年和1984年,中央先后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西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式经济转变为开放式经济,从供给型经济转变为经营性经济的指导方针。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平息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拉萨骚乱。1994年和2001年,中央先后召开第三次和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加快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2010年,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西藏工作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时作了“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确定“十二五”“十三五”中央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制定惠及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这些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把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我们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推进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的主体力量
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是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探索的主体。常言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是西藏各族人民闯出来的。正是基于西藏各族人民的探索与实践,才有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举措出台;正是深刻把握西藏工作同全国其他地方工作的共性与个性、区情与国情的辩证关系,才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的开辟和形成?!爸泄厣笔橇榛?、是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表明了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坚定意志;“西藏特点”是认识西藏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一发展路子准确把握了西藏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对西藏发展规律认识的科学总结和治藏方略在西藏的具体实践,是西藏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是党的治藏方略建构的主体。我们党形成的治藏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西藏的实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理论供给取决于理论诉求,党的治藏方略建构的内在动力源于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正是由于各族人民群众探索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接受能力、知识结构、审美素养,也成为党的治藏方略建构的坐标。同时,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党的治藏方略来源于西藏各族人民探索道路的实践,人民探索道路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为党的治藏方略建构提供了基本素材。党的治藏方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彰显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西藏是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和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做好西藏工作是全局性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全国支持;更加强化西藏工作的总目标,就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更加强调处理好西藏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重要作用;更加明确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标准上的特殊性。
西藏各族人民群众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的主体。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党结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发展进步有了制度保障。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开始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昔日广大农奴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管理各项事务,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主人。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因而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参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构,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维护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力量说到底是人民的力量。离开了人民的认可、敬畏和维护,制度形同虚设,难有作用可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西藏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民族凝聚力是推进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的基础力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口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为重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废除封建农奴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民族大团结、文化大发展,经过多年建设,青藏高原已经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家园,奠定了我们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为推进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支撑。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统一力,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上体现为各民族文化的“多元”都为中华文化这个“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都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发展,从而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要把继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引导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让群众精神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增强现代文明生活观念,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不断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把西藏建成民族团结模范区,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创造力,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吸收着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养分;实践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其历史积淀和现实根基筑成了我国多民族价值认同的广泛内涵,是凝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的精神力量和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要立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西藏正根正源藏文化发祥地,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阐发西藏爱国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红色文化基因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其中要特别突出爱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把热爱祖国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导向融入到各项道德实践活动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把各族群众凝聚在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下,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高原大地。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向心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和国家软实力的特征和功能愈来愈明显,文化、意识形态、政党、政权和民族、国家有着本质的内在关联。西藏是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处在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前沿阵地,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观点,打牢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管舆论、党管新闻、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社、办新闻网站,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切实讲好中国梦西藏故事,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强大正能量,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执笔:史云峰)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西藏 工作 发展 长治久安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