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看病记住九不要 最坑老人的健康误区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每周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看病记住九个不
很多人去医院看病时,有些事情没有注意,影响了医生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和诊断,进而影响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药物的疗效。以下事情最好不要做。
不化妆。望诊是医生诊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看病前尽量不要抹粉、涂口红、描眼线、涂指甲,以免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观察患者肌肤神色,使医生收集的临床信息不准确,影响诊断,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
最坑老人的健康误区
进入老年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所变化和退化,病痛和不适常伴左右,因此,老年人是最关注健康的人群。但我国调查发现,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这就意味着老人们容易被一些谣言或误区蒙蔽。专家提醒,以下最坑老人的10个误区亟需澄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缪中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不服老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老当益壮,还在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二是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累造成心肌劳损。
三伏贴哪些人不宜贴
7月12日,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正式来临,很多人开始贴三伏贴,希望冬病夏治。专家提醒,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不能盲目“跟贴”。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内科主治医师毕伟博分析,“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于加重的慢性肺系疾患。夏季三伏,以上疾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适于防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付国兵介绍,三伏贴适合三类人群:一是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二是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人群;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的人群。
大脑一天有7个黄金时段,趁大脑“生锈”前抓紧保养
人人都渴望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但年龄不饶人,身体会衰老,大脑功能也会随之下降,很多人都开始抱怨“脑子不够用了”。
记忆力下降、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你是不是深有同感?其实,大脑有自己的变化节律,顺应而为会让你的大脑更富有能量。
美国《预防》杂志按照大脑的“工作习惯”,将一天活动时间分为7个黄金时段。
夏天,怎么穿更凉快?
炎炎夏日,要想穿得凉快,衣服面料很重要,可有针对性地选择。
纯棉:吸汗环保。棉纤维是天然纤维,面料柔软舒适、触感干爽,吸湿性也不错,穿在身上很清凉,夏季衣物多以纯棉为主。
纯麻:透气好保养。麻纤维来自各种麻类织物,是世界上最早被使用的天然纤维原料。麻料分子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因此透气性非常好,适合制作休闲装、工作装和夏装。麻料衣物抗霉菌性也很不错,不易受潮发霉。缺点是由于布料粗硬,穿着不太舒适,不适合婴儿、孩子或有皮肤疾病的人群。
女性闹情绪,惹来一身病
都说“女人是情绪化动物”,英国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很多琐事都能让女性发脾气,如果把她们闹情绪的时间加起来,每年可达10天。发脾气事小,惹一身病事大,女性要格外警惕“情绪病”。
该研究发现,2/3的受访女性认同,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1/7的女性坦陈自己发脾气比高兴多;女性每周平均烦恼5小时,但在她们的男伴眼里,每周发牢骚的时间接近8小时。“觉得自己胖了”“钱不够花”“伴侣不听自己说话”“天气不好”“堵车”等琐事都可能催生女性的坏情绪。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健康误区 老人 看病 大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