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印度陈兵18万难补基建弱势 被山脉隔成散兵游勇

印军山地部队
6月中旬至今,印军非法越境洞朗地区并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已经接近1个月,超过了2013年中印双方在边界线东段僵持21天的“帐篷对峙”,酿成1962年边界战争后最严重的一次边界事件。此次印度越境的洞朗地区属于中印边境锡金段中国一侧,与中方对峙的印军部队隶属于印驻锡金段第33军第17山地师,专门负责锡金段防务。在中印边境地区,锡金段及东段是印度的主要两个作战方向,印军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了重兵。
印地面部队东线陈兵18万
先看陆军。印度陆军在锡金段部署了1个军的兵力,即第33军,在东段则部署有3个军,分别是第3军、第4军和新组建的第17军。这4个军(现有总兵力约18万人)都隶属于总部位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的印陆军东部军区。
第33军。该军总部设在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下辖3个山地师,总兵力达6万至7万,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17山地师(总部设在锡金甘托克)、第20山地师(总部设在宾那古里,位于西里古里走廊东侧)以及第27山地师(总部设在噶伦堡)。它们沿锡金段呈梯形部署,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只有约40公里。
第4军。总部设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浦尔,下辖3个山地师、1个军属第21炮兵旅、1个军属第45装甲团,总兵力约5万人,是印度在东段对中国作战的主力部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2山地师(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第5山地师(总部设在邦迪拉)以及第21山地师(总部设在伦吉亚)。其中第5师作为前出的尖角,师部位于藏南的邦迪拉,此外该师还有1个旅部署在藏南军事重镇达旺,其余2个师在后方东西两翼成品字形部署,最东边的第2山地师部署在距离察隅250公里左右的迪布鲁格尔。
第3军。该军总部设在那加兰邦的首府迪马普尔,下属第23步兵师(总部设在兰契)以及第57山地师(总部设在Leimakhong),兵力约3万人。第3军的2个师是印度东部军区的二线部队,既是一线第4军的支援力量,同时肩负对缅甸和孟加拉国的防御任务。
第17军。为进一步增强印军在东段对中国的兵力优势,提高印军的山地战能力,目前印度正在中印边境东段组建和部署一支新的特种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该军计划规模达9万人左右,计划在2020年完成部署,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目前该军已建成2个山地师(第59山地师以及第72山地师),规模约3万人。
除此之外,印度陆军还计划组建一个1万人左右的炮兵师派往东部中印边境。新组建的炮兵师由3个炮兵旅组成,其中2个装备155毫米FH-77B榴弹炮,另一个为多管火箭炮旅。
最后再提一下印藏边防警察部队。印藏边境警察部队是目前印度部署在中印边界除正规军之外的一支特殊武装力量,共有大约1.65万人。前者隶属于印度内政部,主要任务是在中印边境地区执行侦察、巡逻及配合印军主力“阻止中方攻击”等任务,下辖位于中印实际控制线附近的约150个边防哨所。目前,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共有约54个边防哨所,未来计划在这2段争议区增设37个边防哨所和15个临时营地哨所,并补充哨所人员,将哨所编制由之前的排一级提升为连级编制。
印度打造空地一体战体系
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印陆军兵力优势明显,且其山地作战能力以及炮兵火力打击能力强悍。在中印4个边境段中,东段及锡金段双方兵力对比最为悬殊。新增兵力加上原有驻军,印度陆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和锡金段部署的兵力高达18万,其陆军部署规模已形成了对当面我边防部队的绝对兵力优势。
在印军这18万地面部队的构成中,山地打击部队多达10万人左右,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这一高海拔山地地形区,印军的山地作战能力不容小觑。印度陆军总结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取得山地特种部队建设的先机。印度将领认为,如果印度山地作战部队在规模和机动部署方面获得优势,就能抗衡中国因青藏铁路修建带来的“快速集结和后勤补给优势”。因此,部署在东段和锡金段的印军3个军下属各师全部为山地不对,还专门在东段新建第17山地打击军。东段印军的拳头部队——第4军第5山地师则配备有“印度豹”武装直升机(未来换装印度国产“首陀罗”武装直升机)、105和130毫米牵引重炮和BMP-2战车等重武器。
作为印军的新概念进攻型山地部队,第17山地打击军未来计划装备新型美制M777超轻型榴弹炮、武装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等适合山地作战的新式武器。由此可见,而今印军山地作战部队在东段和锡金段的作战能力、突击机动部署能力以及规模都较当面中国边防部队有一定优势。
印陆军在东段和锡金段的炮兵作战和威慑能力也很突出。中印锡金和东段边界多为山地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而炮兵则可相应发挥火力优势和对步兵的掩护作用。目前,印军在东段和锡金段部署有1个炮兵旅,并将增加部署1个炮兵师。为适应山地地形,印度在该方向的炮兵部队装备的多是155毫米轻型榴弹炮。除榴弹炮外,新组建的炮兵师还配备从俄罗斯引进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和国产“皮纳卡”多管火箭炮,而且还配有独立的“大地”战术短程导弹连。此外,印度空军部署在该地的运输机也有助于印度炮兵力量的机动部署。印度炮兵力量的在边境地区的强势存在,将对中国边境地区的机场、通信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在东段及锡金段方向,印度空军部署有大量米格战机以及多架先进的苏-30MK2战机,而据印媒报道,中国在整个西藏地区仅有5个规模较大的机场,而且一部分还是军民两用。由于印军机场距离边界较近,空中打击优势突出,武器和兵力快速运输能力也更强。前面提到,印军在这2个方向的机场经过改造和升级后,已具备起降美制C-17、C-130运输机的能力。2012年10月29日,印度空军向美国购买了15架“支努干”CH-47F重型运输直升机,还增购了6架C-130J运输机,一旦这些运输机在边境东段和锡金段完成部署,印军的武器和兵力快速运输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印度在该地区炮兵力量部署也会得到强化,印军空中地上一体化火力打击体系将初步实现,此举势必对我形成严重军事威胁。
印军难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根本缺陷
当然,印度也并非处处领先。虽然印陆空军在东段和锡金段的前沿兵力部署规模较强,但是中国在战时兵力和武器运输的速度和规模上却相比印度占据绝对优势。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虽建有多座机场,但是飞机运输规模有限,仅能满足应急性的短时突击运输,一旦战斗打响甚至陷入长期化,印军必须靠公路、铁路等运力更大的地面运输方式,才能有效保持前沿的兵力与火力优势。
但问题在于,印度在东段和锡金段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其在藏南地区的公路密度仅为每100平方公里通车里程18.65公里,在锡金段的公路密度约为每100平方公里28.45公里,远低于全国平均密度(每100平方公里84公里),印度在这2个方向的铁路建设更是几乎为零。比如在藏南西部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达旺,印军仅有一条公路通往距离其最近的布姆拉(Bum La)前哨。在锡金段,不仅从首府甘托克通往战略要隘堆拉山口之间只有一条公路,而且锡金邦联通印度其他地区也仅有一条5米宽的普通公路。换言之,只要这些脆弱的“动脉”被掐断,前线印军就会很快陷入“缺枪少炮,粮弹匮乏”的窘境。
反观中国在西藏和实控线附近,则拥有较为完善的陆上交通基础设施,铁路网密集,道路建设超过5.8万公里。就算开战之初一线部队兵力不足,后方的大批援军和物资也可通过便捷的公路和铁路快速运至中印边境。据印媒报道,中国在战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向中印边界地带任何方向投送超过1.5万人的军队,与当面印军形成至少3比1的兵力优势,而印度在缺乏地面交通设施的情况下,其境况或如印度《商业标准报》2013年4月25日文章所言,“地形恶劣的喜马拉雅山脉将部署在前沿的规模巨大的印军变成了一群被隔绝的、孤立无援的散兵游勇”。(作者/李彦彬)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印度 陈兵18万 难补基建弱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