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才培养当重“使命感”
不久前,国防科技大学举行了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150名毕业生缺席典礼。原因是,他们已在典礼前奔赴抗洪前线,救灾现场就是他们的“毕业典礼”,扛着沙袋、站岗放哨的军姿就是他们的“毕业照”。(7月13日《光明日报》)
众所周知,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的是高尖端军事、政治类人才,学生入学就意味着步入军营。诚然,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最新思想、学最新理论、学最新技能,但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也是军人,同样具有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使命。对于这150名毕业生而言,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却奔赴抗洪前线,接受了一场生动的“使命教育”,意义非凡。
“致治之道,首重人才?!毙率逼谛滦问葡拢咝H瞬排嘌裁媪僮判禄?、新挑战。新机遇,固然来自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理论的全面进步、能力的全面强化,培养出人才的价值也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新挑战,却在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的成果转化越来越渴求,而这恰与行业人才的流失产生了反差。如此挑战究竟从何而来?
时下,高校教育重理论轻思想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学生的确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却缺乏践行行业使命的意识。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文化,若是单纯给学生灌输知识,但不施加文化的熏陶,学生很难对所学专业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这也让学生很难形成浓厚兴趣、明确行业责任、坚定从业方向,无怪乎存在“毕业意味着失业”“毕业相当于离开行业”的说法。如此这般,学生又如何成长为货真价实的人才。
反之,若是从学生步入高校之初,便不断强化行业、专业文化的引导,让学生自发形成对行业、专业的认可,感受到学习专业理论既是强基固本之举,亦是履行责任、践行使命的大担当,又何来当前高校所谓的“混日子”“混文凭”之说。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人才’非人才”的“板子”打在学生身上,家长有责任、高效有责任、社会也有责任。但对高校而言,行业的启蒙不仅在于理论知识,更在于思想文化,国防科技大学注重培养军人使命、军人文化就做了很好的榜样。
“大国工匠”李万君,为何能将手中的焊枪用得“出神入化”?“晒纸大师”毛胜利,如何能坚守岗位29年,依古法续写宣纸传奇……所谓人才,就是要人尽其才,确保人才源源不断地发挥热量,自始至终地履行责任,其根本就在“使命感”的培养,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不断加强行业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所在行业专业的社会使命,了解自身的价值所在,及时找准定位、摆正思想,在浮躁的环境中静得下心、在利益的诱惑下沉得住气,入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积极在行业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由学生到人才的全面“蜕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行业 人才培养 专业 高校


梅花奖艺术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联合国副秘书长警告也门面临特大饥荒
距矿工被困区域还剩17米 尚无新发现被困人员
八一飞行表演队:“蓝天仪仗”劲舞苍穹
航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特朗普威胁中断或大幅削减对中美洲三国援助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访问安提瓜和巴布达
比利时国王访问葡萄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