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下的贵州机?遇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由我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顺民心,得民意,得到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赞许和参与,彰显了中国的强大,我们无不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机遇。
地处西南一隅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机遇何在?贵州的“贵”字拆开来,就是“中”、“一”、“贝”,可以解读为中国的一个宝贝。
贵州处于西南南下出海通道的交通枢纽位置,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通江达海,天堑变通途。
贵州大力发展立体快速交通,改变了过去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内陆省份交通区位劣势,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迎来“高铁经济”时代。在珠江-西江流域中,贵州上连云南“桥头堡”,下接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是经济带承东、联南、启西的重要结合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区位劣势的改变,为贵州经济腾飞铺就了快速跑道,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因此,贵州应当把优势产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规划,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大数据“策源地”:后起之秀引领时代潮流
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未来的大数据还将继续深入涉足医疗、生物、航天、金融等社会的各行各业。
大数据通过对组织内部外部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整合,可以洞察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在数据的准确分析,能够精确预测未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替代人脑,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在经济学意义上,大数据具有一定的生产要素属性。对于通常的互联网企业,该生产要素功能体现在留住客户、IT与业务结合、促进财务流程转型、风险评估和合理规避等四个方面。这对于国际性的合作也有相似的意义。例如,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针对特定的项目,参与的成员企业,可以通过对相关国家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实现吸引成员国、IT与国际业务相结合、吸引投融资、促进国际收支流程转型、风险预测和合理规避等具体目的。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多领域、各层面异构数据的收集、清洗、整合,实时监控信息动态,协助制定“一带一路”国家数据标准体系;通过借鉴以往大数据在个人、企业征信领域的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投资项目建立各层次风险评估模型,支持中国各级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投资决策。
“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大陆,联通活跃的亚洲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合了60多个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巨大发展潜力也意味着合作对象的多样性、涉猎范围的广泛性、数据操作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的多重性。
在大数据时代,“默默无闻”的贵州一夜之间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目前大数据产业已在贵州遍地开花,成为了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自决心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来,贵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大数据的硬件建设基础,吸引了众多数据中心落户。不少国家部委将贵州作为数据资源储备中心和灾备中心,贵州凭借大数据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省份。
2013年,中国联通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决定在贵州“打造世界一流的云计算基地”——中国联通贵安大数据中心。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联通是拥有出口线缆最多的通信商,共有27个国际海缆系统,总出口带宽2T,国际陆缆总带宽资源超2.5T,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贵州借助联通的国际线缆宽带资源,可轻易实现数据资源向外输出。
随后,移动和电信均在贵州布局了数据中心。贵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的省份?!耙贫涤星看蟮奈尴咄纾贫突ё试醋罘岣?;电信拥有国内最强的宽带布局;联通是国内最早、并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IDC服务提供商,这些企业在贵州做大数据中心,为选择将数据储存在贵州的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可以说,有了这些强劲的后盾,就没有贵州提供不了的大数据服务。
贵州的大数据中心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1.1期、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一期建成运营。中电乐触、高新翼云、翔明科技等第三方数据中心已建成并投运,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2.2万台;北京供销社数据中心、惠普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据了解,贵州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打造三大国家级数据中心:即依托三大运营商打造国家大数据内容中心;集聚一批开展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服务的增值服务企业,形成国家大数据服务中心;开展数据交易和结算,形成数据商品化的市场机制,将贵阳、贵安建成国家大数据金融中心。
后发赶超,走好“先手棋”。贵州大数据发展抢先机,将大数据发展提到全省战略高度,打出了一系列推动大数据发展的组合拳,在全国探索了一系列首创之举。贵州把大数据作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选择,走出了一条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有别于东部和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不仅给贵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也逐渐成为贵州新的名片和标签,吸引各行业的高精尖人才,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可以预见,贵州将在大数据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一杯茶:美好生态成就好茶
茶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物件,是各种族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媒介。直到今天,中亚、南亚仍然是世界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地区。纵观历史,一千多年前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上就可见贵州茶的身影。据《贵州经济600年》一书记载:“五口通商以后,贵州茶叶出口大增,刺激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清末民初,贵州茶叶产量达465000斤?!闭庖皇逼诠笾荻酝饷骋字?,茶叶是最大宗的商品。
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全境高原的省份,以做大基地规模为核心,全产业链条强力推进,茶产业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贵州茶园面积近700万亩,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茶业加工企业近4000家;茶产量30万吨,茶叶产量、销量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茶叶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黔茶崛起已经成为事实。
本人认为,首先,贵州茶企应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及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时机,放宽眼界,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按高标准全面提升茶叶品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先进装备等新技术成果,补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短板?;凳盎チ?,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及科技、制度、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在包装、口感上下工夫,开发出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和习惯的产品。加强创建品牌意识,靠品牌打通市场,让产品向国际需求靠拢,为中国茶叶向国外的开拓铺平道路。
其次,从发展现状来看,贵州茶企的产品输出绝大多数仍为原料阶段,品牌影响力低,在资金实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上普遍较为薄弱,打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也相对匮乏。因此,贵州茶业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首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练好内功,培育自己产品优势;二是积极推动区域合作,通过融入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带而获得“一带一路”的制度红利。
第三,从市场对接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国际市场茶叶消费习惯与中国传统饮法差异较大,贵州茶叶不可能普遍开花,要有针对性出击,重点突破。从融入路径上来看,建议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立中国茶产业联盟,定期举办“一带一路”茶业博览会,特别是要与斯里兰卡、印度等产茶国达成联盟关系,互相交流学习,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能分享到贵州茶香。
一瓶酒:国酒纵横天下让“酱香系”香飘全球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其间是广袤的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为中国酒业、中国酒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能对尽可能多的中国商品降低甚至全面取消贸易壁垒,从而赢得中国更多的投资和更好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降低中国酒产品进入该国市场销售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
其次,酒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文化。越是高档酒的产品,它的文化含量越高。对于中国白酒来说,它能够被外国消费者接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国力和国家形象。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来华的境外人士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年以上。这些人来到中国,耳闻目染,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接受中国酒,并且把白酒带回国内,这为中国酒的国际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如今,在印尼、新加坡、缅甸、越南等国家,因为有大规模中国企业投资,当地的很多游戏规则都已经中国化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很多政商宴请的餐桌上都摆上了中国的白酒。
中国白酒位列世界六大蒸馏酒之列,但是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程度与其它酒种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尽管以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等为首的中国白酒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这与国内数以万计的白酒品牌来说,他们的“出国之路”饱含了多少艰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一带一路”倡议无疑给中国的白酒企业建立了一条便捷的跨国之路,因此众多酒业寄希望于“一带一路”加快其国际化进程,这也是近两年来酒类企业普遍的愿望。
白酒企业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发展需求?!耙淮宦贰钡慕ㄉ瑁菇ㄆ鹆饲看蟮哪谕饨涣鞯钠教?,这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具国际引领性的大型国际事件之一。而此时,对一大批正待亟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一次重要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机遇适合所有国内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虽然品牌众多,但是真正有拓展国际市场需求的企业并不多,这一来企业应当审视自身的发展需求,不能无的放矢。
“一带一路”的作用是双向的?!耙淮宦贰奔忧苛说厍凸始涞慕涣?,所以面对多数目前还不能走出去的企业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能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输出,同样也可以把先进的文化引进来。众多白酒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所建立起来的平台契机,吸引更多的外国客商进入中国,用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吸引外商。企业只有充分展现自身文化魅力所在,不出国门同样也能达到发展的目的。
“一带一路”的打造是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的,实际上与多数白酒企业目前发展的格调是有一定差距的,更多的需求是为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等名酒企业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与舞台,名酒企业应该做好适应“一带一路”所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市场红利,充分发挥名酒势能,依靠国家形象积极拓展对外贸易,让中国白酒的国际地位再跃升一个台阶。
作为全国重要的酒业基地,贵州白酒产业不仅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对本省的经济贡献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但随着2012年底白酒产业因“三公消费”陷入调整轨道,失去了黄金十年的盛景,作为产酒大户,贵州经济亦受到一些影响。受宏观经济和有关政策影响,作为贵州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白酒产业市场低迷。贵州白酒行业必须借“一带一路”的机遇,积极拥抱、贴近国家发展大趋势。
一支烟:北纬27度原生态烟叶产业带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烟草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世界63%的人口,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巨大市场,实际上它对于解决可能出现的国内卷烟产能过剩问题也提供了一片未雨绸缪的空间;长远来看对帮助国内烟草业的海外崛起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建设利益共享的中国烟草价值链,优化国内烟草资源配置,形成互利共赢的中国烟草布局和合作网络;更是通过开放型建设推动中国烟草实现国际化增长和转型的新途径,为我们在国际上打开了一条通向全球化发展的新道路。
既不容否认,也有目共睹,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烟草行业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努力推动烟草产业在“走出去”发展中有所作为。目前烟草行业进出口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卷烟出口“补短板”逆势上扬、烟叶出口“去库存”效果显著、国际合作“多项目”扎实推进、烟机引进消化“再创新”成效明显。“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烟草在国际市场拓展工作上有了国家层面的指导,思路也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近两年中国境外卷烟产销量、重点培育品牌销量都保持了增长态势;重点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境外实体化运作渐趋成熟;国际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并运营稳健,还探索出了一些品牌培育和战略合作的新模式。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烟草国际化面临的发展现状依然不宜过于乐观:跨国公司无孔不入,在与中国烟草合作,帮助中国烟草走出去的同时,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渐渐苛刻;同IT、石油等产业相比,中国烟草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的大动作并不多,涉及到的一系列运作因经验不足,随之而来的风险和难度都较高较大;此外,中国烟草在转型升级的集中调整期间内,国家在体量如此巨大的盘子下,要高效地组织好资源的调配与运作同样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和具体问题。鉴于此,本人建议:
首先,烟草要在这个伟大征程之中实现积极的、持续的对外开放,就要借助“一带一路”这个平台和阵地,努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利用烟草积淀的优势,把优势放大做强,在优势项目和强项上发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品味“中国味道”,把中国烟草的形象和金字招牌擦亮。既要实现向非洲、拉美等后发地区和传统地区的覆盖,更要瞄准欧美等发达区域市场,实现并行和同向发力,一手抓覆盖地域,一手抓优势对标,在走得出去的同时,实现广大地域的全覆盖。让更多的人和消费者认识和认可中国烟草、中国味道、中国能量,还要为实现提升和优化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烟草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征程中,既要走得出去,走得放心安然,更要学会担当,在担当中走得稳健。整合优势资源,发挥集群优势,在抱团出海和发挥区域特色两个方面实现合围,实现新的突破。在协同和协调的过程中,扬长避短,突出特质,把不同品类和不同风格的资源搭配起来,共建共享。形成中国烟草的独特优势、集中发挥。国外不是“法外之地”,一定要学会尊重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学会分享和沟通,才会有可能做大做强,成就自我。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结合当地特色的、能带动和辐射当地人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项目,真正在促进当地和中国烟草发展的路上走出特色之路。
贵州是两烟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拥有媲美世界著名烟叶产区津巴布韦的原生态高原山地地貌,最适合烟叶生长的亚热带季风性暖湿气候、最适宜烟草种植的丘陵山区土壤、和煦的阳光、充沛的降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烟叶的三大主要产区之一,年产烟叶600万担,约占全国烟叶生产的17%,拥有兴义、威宁、六盘水、七星关、大方、遵义、开阳、天柱等各具特色的八大烟叶产区,形成了享誉国内的北纬27度原生态烟叶产业带。贵州烟草行业要坚定信心,不能有“任何动摇”,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升贵州烟草的竞争实力。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实施措施,加快自身发展步伐,提升贵州烟草企业的国际地位。
中药材:方兴未艾生机勃勃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耙淮宦贰背樘岢鲆岳?,相关各行业均积极参与其中。作为中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也将乘“一带一路”的东风,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国际化进程。
随着健康观念与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在慢性病、重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领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医药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中医已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南非等29个国家和地区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认,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院校,专门用于培训中医人才。中医药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正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目前,中国中药已出口至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产业的重视与扶持,以及行业集中度和规模的不断提升,中国中药产业发展实力逐渐增强。据统计,中国中成药工业产值达6500亿元以上,约占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4。加上中药饮片的工业产值,中药产品基本占据了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与沿线各国可开展的中药贸易合作点较多,发展潜力无限。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的贵州拥有着发展医药产业的先天条件。贵州省医药产业已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中药种养殖业等七大门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务实推进,沿线国家的人民对中医药逐步接受和应用,贵州中药材必将大有可为。
旅游:朝阳产业多彩贵州拥抱世界
贵州是中国西南连接华中、华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西部“一带一路”重要的陆海连接线,素有“公园省”的美誉,拥有神奇旖旎的山水风光、多彩和谐的民族风情、醇厚浓郁的特色风物。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大旅游与大数据、大生态作为全省“三块长板”一起做强做优,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当前,贵州正着力提升内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
贵州山灵水秀、气候宜人、处处是景,游人至此,无不感叹“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既孕育了悠远深邃的人类原始文明,又积淀了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各个历史阶段鲜活的文化遗存和原生文化形态把贵州点缀成文化的千岛;这里又是中国革命的“福地”和“圣地”,我们的党和军队在这里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优美的风光、宜人的气候、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盛赞“贵州是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文化之州、神奇之州”。
天下山水之美尽在贵州,贵州是山的王国,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全省土地面积92.5%都是山地和丘陵,特殊的地质形态,造就了多山、多河、多瀑、多洞、多湖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境内有武陵、乌蒙、苗岭、大娄四大山脉,云层叠嶂,岩奇石秀。武陵的险峻、苗岭的逶迤、乌蒙山的磅礴,大娄山更是让毛泽东留下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千古名句。贵州是水的世界,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瀑布3360个,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瀑布629座,人称“千瀑之省”;最具代表性的黄果树瀑布更是亚洲最大的瀑布。
贵州有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历史文化名镇、7座古城、18000个少数民族村寨点缀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著名的有西江、青岩、镇远、隆里、肇兴、屯堡、鲁屯等等。古城楼巍峨,石板街悠长,古寺庙恢宏,石碑坊精美,错落古民房,古油杉参天,无不散发出悠远古朴的神韵。贵州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从与周口店比肩齐名的黔西“观音洞遗址”到素有“亚洲文明之灯”的“普定穿洞文化”,从悠远的春秋牂牁国到神秘的夜郎文明,从屯堡文化的大明遗风到“知行合一”理念形成的阳明文化,汉晋风骨、盛唐遗俗、两宋服饰、明清建筑,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散发着古朴淳厚、绚丽多姿的历史幽香。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造就了贵州组合丰富的气候条件、物种繁多的动植物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贵州成为世间少有的避暑圣地。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全年雨量充沛,紫外线强度低,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全国乃至全球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有“天然大氧吧”、“天然大空调”的美誉,适宜常年旅游、休闲避暑。在盛夏季节,很多地方热浪滚滚,而贵州却凉风习习?!肮笾菹奶彀滋觳怀龊梗砩弦帽蛔永从?,这是游客在贵州期间的体会。近几年,在很多权威机构的评比中,省会贵阳市都荣登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避暑之都”。六盘水市荣膺“中国凉都”的称号。贵州工业污染少,原生态保持良好,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值高出一倍以上,空气清新、湿润,可以避暑、避污、避燥,在贵州的天然“大氧吧”中呼吸清新干净的空气,一定会使您神清气爽、精神振奋。
贵州是红色之州,这里遍布着中国革命的红色遗迹。红军长征在贵州停留时间最长、转战地点最多,有三分之一时间在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有68个留下了红军的足迹。在中国革命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也由此被人们誉为“转折之城”。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杰出的军事思想与高超的指挥艺术。突破乌江天险、激战娄山关、兵临贵阳、威逼昆明等都成为红军长征史上最辉煌、最具故事性的重大事件。到贵州去红色旅游,食高尚的红色文化大餐,可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旅游因山水而兴,贵州山川秀美;旅游因人文而盛,贵州文化多彩;旅游可颐神养性,贵州气候宜人;旅游是生命的体验,贵州处处惊喜;旅游是开放产业,贵州是内陆开放的高地。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贵州旅游活力迸发。
作者简介:
王晓竞,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民营企业委员会委员,长城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粤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竞作为“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民营企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讨论、宣传和践行。结合市场实际所撰写的《把握“一带一路”和印尼航运市场新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抢滩航运新兴市场》、《船配市场僧多粥少船配企业将何去何从》、《民营企业要做好“一带一路”的“生力军”》等文章在业界反响热烈,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贵州 数据 一带一路 中国 发展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