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一把手”出庭应诉增五成 民权意识在提升
报载,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9日对外发布2016年度广东省行政诉讼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6年,广东法院行政机关败诉率为12.2%,同比下降5.77%。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增长近五成。(见7月10日的《人民法院报》)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增长五成,体现了对行政诉讼的重视,对民权的尊重,提升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的教育高度,彰显了官权与民权的诉讼权力的平等,可以逐步化解“告官不见官”的现象,从而赢得民心,值得称道。
《行政诉讼法》虽然颁布实施20多年,但仍有很多地方存在着“民告官见不到官”的现象。有份权威统计表明,全国发生的行政诉讼案件中,“一把手”(行政机关负责人)作为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的比例竟然不到千分之二,这怎么能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追究“民告官见不到官”的根源,一是“官尊民卑”的封建思想左右官员,他们认为“民告官”是一种“刁难”,是“犯上”行为。二是怕丢面子,他们认为“民告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有损官员的面子与政府部门的形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与形象,只好渺视法律,渺视群众的人格尊严。三是法律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他们不知道出庭应诉是在履行其作为被告人的法律义务,能提高官员依法行政的水平。殊不知,该履职时不履职,就是不履职尽责,也是对法律的渺视。四是问责机制不到位,难以形成约束力,导致“一把手”随便可找个借口不出庭应诉。五是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诉讼双方地位平等观念,瞧不起老百姓,他们认为与群众对簿公堂,有失身份。
而今,广东建立“党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主导、法院推动”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机制,旨在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法治意识和应诉能力,让群众满意,其好处多多。首先是“一把手”把自己当公民看待,在法庭上与作为普遍公民平起平坐,平等对话,有利于增强普遍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心理平衡感,使他们相信和遵守法律,也体现了对普遍公民的尊重。其次是“一把手”当面倾听来自群众的真实诉求,能及时了解本部门的执法情况与不足,有利于面对面地协商解决问题,防止“打架扯皮”事情发生,从而提高诉讼效率和执法水平。同时是“一把手”放下架子,从“幕后”走到“台前”,虚心接受法律的评判,无疑是对法庭和法律的尊重。另外是表明“一把手”不逃避,不搞特权,面对现实,勇于担责,在公堂上见诚信和责任,是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体现,有利于树立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密切干群关系,从而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象。
广东省“一把手”出庭应诉增长五成,为各地树立了榜样。只要各地都行动起来,采取跟进对策,让“一把手”出庭应诉形成常态,真正把群众当“主人”,才能把民权的尊严从法律上落到实处,才不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让群众满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应诉 一把手 出庭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2018年欧盟秋季峰会召开
中国代表:应抓住叙利亚局势缓和机会重振政治进程
金秋收获忙
聚焦扶贫汇报展在京举行
冰岛瀑布上空出现璀璨极光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