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没空调、没冰箱 故宫中的皇帝是如何消暑的?
原标题:没空调、没冰箱 故宫中的皇帝是如何消暑的?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宋宇晟)本周,中国大部分地区将遭遇“烤”验,热浪同时持续袭击南北方。对于高温酷暑,现代人可以开空调、吃冷饮。在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甚至连电风扇也没有的古代,贵为一国之尊的皇帝如何度过这炎炎夏日?

资料图:如今,故宫冰窖已开辟为观众服务区。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寝殿用冰降温
虽然没有冰箱,但古代帝王在夏日确实少不了用冰来降温。故宫中就有清宫藏冰用的冰窖,只是这里已成了游客服务区。这些冰窖东西宽约6米,南北长约11米,窖底下沉地面以下约1.5米,能存冰5000余块,为半地下拱券式窑洞式建筑。
据史料记载,旧时立冬过后,紫禁城外的筒子河就要涮河净水,先把水草杂物等清除掉,再把浮面上的脏水放走,最后用木板墩筑临时坝蓄水,待到冬至后冰冻结实,雇民夫伐冰,伐时要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切剁成一尺五寸见方,然后拉到冰窖整齐地码放。
到了盛夏时节,这些冰便会被取出,放到宫中居所供皇族消暑降温?!短嗵竿肌分芯图窃?,慈禧所居之殿“冬则安火,夏则安冰”。

资料图:圆明园水面上的荷花。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宫殿中的特殊设计
除了在居所内用“冰镇”法降温,清代皇帝宫殿也有特殊的设计?;实燮鹁拥那薜钜话愣加谢乩?,夏季挡雨遮阳。有研究指,清宫中凡是寝宫都是支摘窗、外檐挂堂帘。夏天时在早上9点钟就把堂帘支窗放下来,外面的热气进不来,可保持室内凉爽。到下午6点钟太阳西下,把堂帘卷起,支窗支起,凉风进到屋内。
此外,清代皇帝在盛夏时节也常常离开皇宫避暑,而这些皇家园林内会有一些特殊的降温设备。
圆明园中的“水木明瑟”就是这样的例子。该殿将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动风扇,水声潺潺中还有凉风,可算是避暑纳凉的绝佳地点。

资料图:夏日气高温逼人,如今民众在水上乐园戏水成为常见的消暑方式。中新社发 泱波 摄
皇帝亲自设计风扇
事实上,风扇不仅只在圆明园存在,古代也被广泛用于宫廷,而且可不只是手摇的扇子这么简单。
清代内务府档案中曾有雍正帝命人制作风扇的相关记载。工匠做得楠木架铁信风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雍正帝可能觉得做得不错,还要求“再做一份”,并直言“架子矮着些,安大些的羽扇;再将葵黄纱风扇,做一份”。
此后,雍正皇帝还指示工匠制作了一款拉绳风扇。他甚至为此下旨亲自设计,“将后檐墙拆开,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做一架;照墙洞大小做木板一块,以备天冷堵塞”。有了风扇,即便夏季不外出避暑,想必也能缓解暑热。

资料图:冰镇瓜果。陈超 摄
冰镇食品相当普遍
以上的消暑方式基本还都限于皇家宫中,而冰镇食品在清代已相当普遍,寻常百姓也可一尝。
清代《京都风俗志》中记载,“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捨冰水者,或有煎苏叶、霍香叶、甘草等汤于市中捨之,谓之暑汤”。那时在伏天,有人喝冰水,有人煎熬苏叶、藿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还在街上出售。
不过这是京城百姓的消暑方式。宫中的御医在夏季也会开出消暑的中药方子,如香薷汤、暑汤等汤剂,还有香薷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等丸药。
《宫女谈往录》一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消暑有如此描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鹜胱印窍钚〕裕研虏缮侠吹墓貉壳谐杀∑?,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p>
此外,还有回忆文章显示,慈禧太后在躲避八国联军出逃陕西时,还曾“要吃冰镇酸梅汤”??杉?,不论皇家还是百姓,夏季食用冰镇食品都相当普遍。(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故宫 皇帝 如何消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